总 第13期
2022年 第4期

谈新时代伟大变革,谈党支部工作基础,谈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文章来源: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2-12-25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部分学习有感 

  概括:1.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3.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其中,全国脱贫攻坚队伍中的基层党员干部作出了无私奉献,并贡献了他们的勤劳智慧,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总书记深刻总结了我们在脱贫攻坚中形成的重要经验和认识: 

  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开发式扶贫方针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够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19976-8月,首次去西藏采集,从青藏公路入藏。很多县乡,都是只有一条很短的街道,街面也是一片低矮的土房和黄土扑面的道路。沿途经常能碰到一些牧区的儿童,即便有补助,也不一定去上学。很多乡镇打电话还很不方便,有些边远地方需要通过有限的座机线路,接入卫星信号,才能和内地联系。如当年在察隅县城,我和吴珉师兄二人经费困难,只能每天抢线,才和单位联系上。但在通麦,已经碰到邮电系统的工作人员,在沿途勘察铺设光缆的事情。后来到2001年再次西藏考察,西藏和内地很多地方就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这里每个乡镇都有很强的手机信号。以后,1997年印象中的很多泥泞不平的路面,逐步被高等级公路,甚至高速公路所代替。 

  20196月,赴西藏考察农牧区昆虫多样性,在白朗县洛江镇邦岗村采集。邦岗村岔路较多。我们正好碰到一家人,我问他们怎么才能到山边。结果他们不懂汉语,但满脸微笑。一会听到后面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位老者和几个小姑娘。有位特别羞怯的小姑娘懂汉语,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并且有一条比较宽的水泥硬化路面,属于村村通工程。吴清涛建议请这位小姑娘作为向导。后来得知她是日喀则中学的高中生,刚刚考取陕西咸阳的一个大学。我问她家里的情况:大哥在西藏大学藏语系;二姐也在西藏大学。一家有三个大学生,一定是注意教育的家庭。 

  201910月,我接受任务,再上高原,给贡嘎县蜂农做培训。这一次有了很严重的高原反应。但这不是此次高原之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贡嘎县期间,我们接触到在县里开展援藏工作的湖南青年们和当地的藏族县长。湖南青年们在内地有比较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却能坚持在高原,把工作经验和一技之长奉献给当地老百姓。比如,结合高原生态条件,引导当地群众养殖蜜蜂;引入内地资源,培育高原特色蜂蜜,形成品牌。藏族县长如果不能完成扶贫任务,就不能进入异地调配或升迁的序列等。这次培训,我还邀请了云南农业大学的匡海鸥老师。他长期在各地培训蜂农,对养蜂扶贫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提到贡嘎县蜂农培训的事情,他二话不说,就从云南开车进藏。相信后续藏族蜂农也和海鸥建立了持续的联系,可以不断向他请教中蜂养殖的问题。 

  自从组织和协调研究组参与青藏二次考察以来,我和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达娃副研究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达娃长我几岁,但一直非常客气。他只要昆虫活动的季节,都在野外奔波考察。在他的持续推动下,我们形成了在墨脱和吉隆开展昆虫多样性监测和蜂业扶贫的思路,并递交了珠峰传粉昆虫多样性研究的申请。今年由于疫情原因,他被困在了墨脱县约两个月,一直坚持昆虫多样性监测工作。达娃很朴素,但对国家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我想,正是由于包括贡嘎县藏族县长、湖南援藏队伍、匡海鸥、达娃等一位位同志的共同努力,我们国家的扶贫事业才能攻坚克难,让孩子们能上大学、村村通公路和信息路,也才能让该项事业持续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指引

  概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我这样一位基层党支部书记也有很重要的启示。作为一名实验室成长起来的党的工作者,我在工作中,需要牢记人民至上的原则,把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利益放在指引。尽管是一名新书记,但是我相信党和国家发展历程中的经验,也努力尝试新时代给我们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比如,针对实验室年青学子对动物研究所历史不太了解的问题,我组织支委和小组长扩大会议,积聚大家的智慧,组织不同形式把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老科学家联系起来,请老先生口述历史和成长历程,以此激励青年深入学习老科学家精神。 

  党建促科研工作中,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我们党支部应该优先解决的问题?青年党员、青年群众关心的问题,应该是我们精准发力的地方之一。毫无疑问,青年关心的很多实际问题,是我无法直接解决的。但是,他们需要梦想、需要追求、需要不断向上的动力。在这方面,党支部需要结合他们关心的问题,如职称晋升问题等,结合我们自己的经验和教训,给予他们细致入微的关心和支持,让他们勇往直前;同时,作为实验室主任,我也抓住一切可能的机遇,把他们遇到的问题当成实验室的问题,向上反映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一个人、一个问题地解决,我想实验室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才会不断积极向上,党支部才会越来越有温暖的吸引力。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支撑” 需要抓牢学科建设,引进和培养人才相结合

  概括: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完善科技创新体系,3.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两年多以来,根据院所两级安排,我系统参与了动物研究所宏观动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建或重组的工作中,对后面三点有一些体会。中国科学院作为全国基础科学研究的领头羊,按照先定事后定人的思路,结合从下至上和从上至下的选题策略,对动物研究所的方案进行了整体安排。 

  动物研究所93年的发展历史,就是基础学科不断和国家需求融合发展的历程。不同的历史阶段,国家面临不同的科技需求。1953年,昆虫研究所建立后,确定总的研究方向是“结合农业单位面积上产量的提高,掌握主要害虫的规律(包括生理、生态及生活习性的研究),为今后害虫的防除工作提出依据,并组织全国昆虫学工作者进行昆虫相的调查研究”,相继按学科建设的长远目标,设立了昆虫分类学研究室、昆虫组织学研究室、昆虫生态学研究室(、昆虫生理学研究室、昆虫形态学研究室、生物防治研究室、林虫研究室、医学昆虫研究室、药剂研究室、毒理研究室、仓库病虫研究室、昆虫分类形态学研究室共十二个研究室。1958年,昆虫研究所提出“大力发展害虫防治、化学防治,相应发展资源昆虫和区系研究,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方针,在体制上进一步取消了以学科建室,改为从任务出发,将全所研究机构调整为害虫防治、化学防治、昆虫资源和区系分类等四个研究室。1959年,昆虫研究所对研究室(组)再次进行调整,形成害虫防治研究室、化学防治研究室、昆虫资源研究室、区系分类研究室、生理生态实验室、新技术实验室。 

  1961年,昆虫研究所按任务划分的研究室恢复为按学科建制分室,并确定该所的研究机构设置为,昆虫分类形态室、昆虫生态研究室、昆虫生理研究室、昆虫资源研究室、药剂毒理研究室5个研究室和第二实验室(新技术室),并结合“定方向、定任务、定人员”的三定工作,确定了研究所的发展方向是:“以昆虫区系为基础,以昆虫生理机制为攻坚,摸清家底,迎头赶上时代水平,从而提高基础理论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和解决生产任务中的关键问题。以昆虫机体的活动机制、昆虫群体的活动机制和昆虫区系的调查总结,三个中心问题作为全所的主要任务”。 

  目前,重点实验室重组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阶段。我和我室科研人员,不断努力学习国家科教兴国、人才支撑相关精神,剖析国家需求、学科发展和人才梯队建立等三个维度的挑战,和兄弟室通力合作,形成了几易其稿的组建方案。在现在所经历的过程中,实验室青年人才的智慧得到较好的集聚、能力也得到不断提升。同时,我室目前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在宏观动物学方向,从国外延揽人才面临比较大的困境。但相比较于老一辈学术领军人才面临的挑战,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陈世骧、朱弘复作为昆虫研究所的领导,具有为科技界所公认的学术水平,并怀有为中国科学事业献身的崇高使命感。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做了两件极具战略意义的工作,奠定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我国动物学领域的学术地位:一是竭尽全力招揽人才、培养人才;二是按照国家建设的需要,大力推动学科建设。这也是我和我的同事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作者:朱朝东,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主任/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暨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党总支职工党支部书记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64604号-1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50062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