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霖

  张春霖18972月—19639月)河南省开封人,蒙古族。1926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生物系。同年考取法国巴黎大学,随刘易斯.儒勒博士(Dr.Louis Roule)研究鱼类学,1928-1931年受聘为巴黎自然博物馆研究员,1930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理学博士学位,并被吸收为法国动物学会及渔业学会永久会员。1931年回国,先后任北京静生生物调查所技师、动物标本室主任,并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中法大学、辅仁大学等生物系讲师、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等职。1950年经陈桢先生推荐,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标本整理委员会委员,负责鱼类标本的整理。1953-1957年任中科院动物研究室、研究所研究员、脊椎动物分类研究室、鱼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他是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创始人之一,中国现代鱼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中国鱼类调查为研究重点,也涉及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以及白鼠的生活史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104篇、专著12部(册)。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发表了“四川鲤科之调查”(1932)、“河北鲤科之调查”(1932)、“中国鲤科志”(1933)。“中国鲤科之新种” “长江鲤科分类解剖生态之研究”是以鱼类学论文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以英文发表的“中国鲤科鱼类研究”获北京博物学会1933年金氏奖章。19291931年,发现20余种新种,并纠正了欧、美、日本研究人员的不少错误。他有“长江鲤科之调查”,“四川鲤科之调查”,“中国蜥蜴类之调查”,“中国蛇类之调查”,“浙江一新鳅”,“吉林镜泊湖鱼类小志”,“中国鱼类三新种”,“开封一新鱼”,“中国鲤科正名录”,“南京鱼类之调查”,“中国鲤科之新种”,“四川一新鳅”,“四川鲤科之新种”,“中国鲤科之新属新种”,“长江上游之鲤科鱼类”,“白鼠之生活史” 等。19336月,张春霖在《科学》上发表“鲤科鳞片之研究”,论文阐述了鲤科鱼类鳞片的构造为分类特性之一。该篇论文是张春霖在长江流域采集百余种鲤科标本的基础上撰写的。新中国成立后,发表了“中国淡水鱼分布”(1954)、“中国鲶类的分布”(1955)和“西藏鱼类初篇”(1962)等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还有《中国系统鲤类志》(1959)、《中国鲶类志》(1960)等一批具有开创性的专著。他曾主持我国海区鱼类调查,主编《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1955)、《南海鱼类志》(1962)、《东海鱼类志》(1963)等专著,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在上述专著中,不仅包括新的大量丰富的调查资料,还对前人二百多年来有关该海区鱼类的调查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极大地充实了人们对我国沿海鱼类的认识和了解。

  他对科学普及工作也很重视,还积极推动和参加了鱼类图谱的编著。他在研究工作的实践中,为我国鱼类学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