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作新:博物少年,终成巨匠
他是一个曾缠着奶奶问“精卫还填海么”,跑去“老虎洞探秘”,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的博物少年。
他在上天入地的拼搏精神激励下,坚持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不断探索。
他就是我国著名的鸟类学家——郑作新。
郑作新从小就对周围的一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是什么花?那只鸟为什么会飞?男人跟女人有什么区别?化学元素为什么有那么多?几何图形有哪些?……
他的书柜和抽屉中,经常变换着收藏物:猎获的小动物,采集的植物标本,花花草草,甚至还有苔藓。
别人害怕的“吃人的老虎洞”,成了他心中向往探险的圣地。
从小学到中学,他成绩优异,体育更是全校第一,由于连续跳级,不满16岁就中学毕业,被福建协和大学破格录取。
1928年,郑作新以优异的成绩从福建协和大学毕业。同年,远渡重洋,取道日本,历经半个多月的航行,到达大洋彼岸的美国,考入密歇根州的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生物系,专攻动物学。
郑作新在密歇根大学研究院学习4年,他的生活一直很俭朴。然而立志科学救国的他,却以苦为乐,向来在生活上没有过高的追求,却潜心进行科学研究,决心学有所成。
1930年6月,学校召开毕业典礼时,密歇根大学校长发表演说,并向郑作新颁发了科学博士学位证书。23岁的郑作新,成为全校最年轻的博士生。生物系还给他一个特别奖——金钥匙奖,这是一把装在锦盒里的金钥匙。
学成之后的郑作新经过反复思考,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最有权利、有责任研究在中国土地上生活的鸟类,于是决定放弃优厚的待遇和物质享受,放弃在美国研究所拥有的先进研究设备和科研条件,接受协和大学的聘请,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福州。照他自己的话说:“我的心早飞回祖国,飞回我思念的鼓山喽——因为鼓山永远是我心目中最美的地方,我认定在那儿,才能创造出带给我终生欢乐的最美的作品。”
回国之后的郑作新带领着协和大学的师生,走遍了福建的山山水水。
在福建挂墩进行生物调查
1941年写成了《三年来(1938—1941年)邵武野外鸟类观察报告》一文,并在1944年《协大生物学会报》发表。这是国内第一篇有关鸟类种类及其生态(包括数量)实地考察的报道,其中列举了野鸟的种类以及居留期间和频数。
1944年,中美互派几位教授进行学术交流。中方派出的有严济慈(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梅贻琦(清华大学校长),林同济(上海复旦大学)与袁敦礼(兰州大学),郑作新(协和大学)。
不久传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郑作新又面临一次新的抉择。他的母校密歇根大学,邀请他去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但他没有这样做。郑作新想的是,经过多年抗战的祖国,已是千疮百孔,百业待兴,自己应为中国的振兴,尽一份微薄之力。1946年9月回到协和大学复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郑作新积极在原单位清理财产、资料,为即将开始的研究做着自己的准备。
他先后在全国各地带队调查资源,研究物种。不但积极投身科研,还坚持做科普工作。将一生所学对学生倾囊相授。
1956年,他为麻雀“平反”
1975年,郑作新等还深入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等处考察鸟类资源。根据考察结果,郑作新等及时地向齐齐哈尔市政府和黑龙江省林业局首次提出建立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建议,专门保护我国珍禽——丹顶鹤。回北京以后又向林业部提出这项建议。
一年后,我国第一个鸟类保护区——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建立,从此我国丹顶鹤受到法律的保护。以后,在青海省青海湖鸟岛、山西省关帝山的庞泉沟、山西省芦芽山和河北省小五台山等处,分别建立了以保护斑头雁和褐马鸡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他还不忘将我国的研究与国际接轨。虽然年事已高,但坚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打通了西方学术界与中国的学术界的沟通渠道。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确立我国在世界上的学术地位。1980年,中日候鸟谈判期间,更是用扎实的学识,赢得了四方喝彩,也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郑作新在1956—1980年主持了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的生物组工作,并主编《青藏高原陆栖脊椎动物区系及其演变的探讨》和《西藏鸟类志》两部专著,荣获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郑作新不但给研究生上专业课
郑作新还给小学生普及鸟类知识,培养他们爱鸟护鸟的积极性
正是郑作新抓紧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做了大量的野外考察、搜集材料与研究整理工作,也写下大量的著作、研究论文、科普文章,这里倾注了他多少心血啊,这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
有人问他:“郑先生,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他回答:“生命有限,学问无涯,不能浪费时间。”
又问:“您的最大心愿是什么?”
他回答:“一个中国人,总要为中华民族留下一点东西,增添一点东西。”
四川短翅莺(Locustella chengi)
2015年,四川发现鸟类新种——四川短翅莺(Locustella chengi),这个“chengi”就是郑氏之意。这既是中国鸟类学研究的重大成果,而且还是首个以中国鸟类学家姓氏命名的鸟类,这些都将载入科技发展的史册;也在这一年他的故乡首占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将一条新辟的马路命名为“作新路”,以示纪念。
博物少年,终成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