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解码血细胞的前世今生,激活生命之源
刘峰同志热爱祖国,政治立场坚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守党的各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刘峰同志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不断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追求进步。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严格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谨记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刘峰同志精于科研、开拓创新,长期聚焦“造血干细胞(HSC)发育及体外诱导和扩增”研究。解码HSC体内产生的多维机制,鉴定HSC产生的分子阀门,多维度解析造血组织微环境,阐明了HSC扩增的细胞学基础和分子机制。①发现m6A通过notch1a mRNA稳定性维持内皮特性和造血特性基因表达的平衡,进而调控HSC命运决定;鉴定了促进HSC产生的关键因子,并解析Spi2对于HSC异质性起源的调控。②绘制了小鼠胎肝和斑马鱼尾部造血组织的时空动态转录组图谱,鉴定并解析了“HSC-PLUS”、klf6+内皮细胞和gpr182+内皮细胞等促进HSC扩增的关键因素和机制。③鉴定了斑马鱼T淋巴细胞发育的关键调控基因Foxn1和Irf4a。构建了基于斑马鱼foxn1/Casper突变体的移植平台和模拟铁粒幼红细胞贫血(alas2-/-)、卟啉症(alad-/-)以及静脉血栓(smarca5-/-)的斑马鱼模型。以通讯作者在Nature、Dev Cell、EMBO J、PNAS和Blood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关注,相关研究获2017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此外,多项研究成果被Faculty of 1000收录或者入选Blood、Dev Cell和Cell Res等期刊的封面论文。
刘峰同志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各项活动,担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斑马鱼分会主任委员以及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秘书长。刘峰同志参与筹备和组织多次国内/国际会议学术交流活动,担任国际斑马鱼学会主席和第19届国际斑马鱼大会组委会主席,提升了我国科研人员在斑马鱼领域的世界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了我国斑马鱼研究的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科研体量首位的斑马鱼研究大国。
(刘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