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领学章节:《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二章第三节:红军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领学同志: 王喜凤、韩殊伊,动物生态与与保护生物学实验室职工党支部
【摘 要】
党的六大以后的两年时间,由于党在工作中实行了坚决转变,党的组织有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党中央在这时也加强了对各地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工作的领导,使工作获得巨大发展。在各地根据地开展的土地革命,使广大农民在政治和经济上翻身,极大地激发了他们革命的积极性。党中央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廉政建设、司法建设、文化建设和党自身建设等,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红军和根据地的顽强存在和迅速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震惊。蒋介石集中兵力向各根据地和红军发动了多次大规模围剿,中央红军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在反“围剿”斗争中,形成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集中兵力,各个奸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运动中发现敌人弱点,速战速决等战略战术思想。
【党史故事】
红军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第一次反围剿 1930年11月,国民党经过先前数月的准备后调集11个师又2个旅,共约10万余兵力由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组织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在查明敌情后,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就反"围剿"的方针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确定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最终红军诱敌深入,歼灭国民党一万两千多人,活捉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红军第一次反围剿也宣告胜利。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
第二次反围剿 蒋介石在第一次“围剿”失败后,于一九三一年二月,派他的军政部长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十八个师另三个旅,二十万人的兵力,“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积极部署对红一方面军的第二次“围剿”。中央红军则继续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连打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蒋介石在前二次“围剿”失败后,于1931年6月21日,亲自带着德、日、英等国军事顾问到南昌,就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调集二十三个师另三个旅,约三十万人的兵力,准备发动第三次“围剿”。这次“围剿”,敌人采取长驱直入的作战方针,企图先击破红军主力,捣毁我根据地,然后再深入进行清剿。方面军总前委决定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毙伤俘敌三万余人,彻底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 1932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就开始准备对各根据地红军发动第四次“围剿”。这次“围剿”,敌人采取的战略是逐次转移重点,实行各个击破,转入“围剿”的第二阶段,对中央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达到围歼中央红军的狂妄目的。面对国民党来势汹汹的进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沉着应战,黄陂、草台冈两仗,共歼敌近三个师,俘敌万余名,缴枪万余支,打破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
建宁县反围剿纪念园大型群雕
第五次反围剿 1933年初,日军大举入侵华北,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然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这次“围剿”,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中央苏区再取得四次反“围剿”胜利后,“左倾”势力占据上风,,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最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突破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和围追堵截,行程25000里,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学习体会】
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代表着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毛泽东阐述"工农武装割据"是党领导下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没有革命的武装斗争,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没有土地革命,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革命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不建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革命成果就无法保持。农村革命根据地各方面的建设,特别是土地革命的政策使陷于苦难深渊的中国人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根据地的创建,以及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等方面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各地起义部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树立了榜样,并且在革命者的心中燃起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