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访华

领学章节:《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七章第八节: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

领学同志:李世文、秦国嵩,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暨国家干细胞资源库党总支职工支部

 

【摘  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展开,争取一个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和平环境越来越成为全党的共识。基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开始对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实行两个重大转变。第一个转变是改变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观点,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新的科学判断。第二个转变是改变过去联美抗苏的“一条线”战略。1982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郑重申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发展同各国的关系。19864月,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从十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作了归纳和总结。到1989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37个。

 

【党史故事】

戈尔巴乔夫访华

  戈尔巴乔夫访华是1989515日至18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应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的邀请,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自1959年以来,两国经历了30年的长期隔阂后,苏联最高领导人对中国进行的首次访问。最后双方宣布中苏关系已经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宣布两国、两党关系实现正常化。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

  1969年中苏两国关系降到冰点,在莫斯科和北京的两国大使馆,相当长时间内,双方大使都缺位,仅有临时代办维持着馆务;双方外交人员见面基本上是为了抗议和反抗议。 

  196910月,中苏开始边界会谈,19799月,双方又把会谈扩展到两国关系正常化方面上来。随着前苏联逐步消除威胁中国安全的“三大障碍”,中苏国家关系正常化的时刻到来了。戈尔巴乔夫1989年访华,正是1979年至1989年共10年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的结果。 

  为了这次访问,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钱其琛198812月就访问了莫斯科,并当面向戈尔巴乔夫转达了中国领导人欢迎他于1989年访华的邀请。仅仅两个月后,前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回访北京,确定了戈尔巴乔夫访华的具体日期,即1989515日至18日。 

  在外交礼仪中,互相握手或者拥抱是很常见的礼节,但这两种礼节所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当时,中苏经过长达30年的隔阂,终于在1989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当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最高领导人见面时,并没有按照过去的礼节习惯互相拥抱,而是互相握手问好。(摘编自百度百科)

 

【学习体会】

  戈尔巴乔夫1989年对中国的访问,在中苏关系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在那次访问中,双方所确立的两国关系的框架,对中苏以及对后来的中俄、中国与独联体各国关系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礼节形式是为政治关系服务的,中苏关系即将正常化。两国关系正常化不是恢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友好同盟关系,因此,不能再像原来社会主义兄弟国家那样,见面就拥抱。如果这次会晤时再行此礼,肯定会给世界传递一个错误的信号。在如此敏感时刻,要冷静,在礼节上不能做得过火。关系正常化后的中苏两国决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而是要建立在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普遍原则基础之上。握手礼节,正是这种普遍原则的体现。因此,邓小平“只握手,不拥抱”的指示意义深远,影响巨大。它不仅仅是一个礼节问题,更是为今后中苏两国关系定位,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内容和长远的战略考虑。

戈尔巴乔夫与邓小平握手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