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领学章节:《中国共产党简史》第十章第五节: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领学同志:石晓辉、杨景,北京生命科学院党总支研究生党支部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汇报时,郑重申明中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的方针不会变。“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增长表明,“一国两制”不仅是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2)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深水区、台湾局势和周边形式发生复杂变化等困难和挑战,党中央始终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坚持对台大政方针不动摇,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推动两岸关系取得重要进展。(3)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深刻洞悉台湾局势重大变化,始终着眼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保持台海局势总体稳定。
【党史故事】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由邓小平在1982年1月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但最先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问题上得到成功实践。
1981年12月,中共中央做出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的决定。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拉开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序幕。在同邓小平的会谈中,素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遇到了比她更为强硬的邓小平。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表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谈判的题目就是一个,归属问题,如果我们根本谈不拢,中国将考虑接收香港的时间和方式。”邓小平的谈话打破了撒切尔夫人“用一个不平等条约来代替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幻想。经过22轮谈判,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之后,澳门回归也摆上了谈判桌。1987年4月13日,《中葡联合声明》正式签署,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回归祖国
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回到大陆
香港、澳门回归已成定局,两岸关系开始破冰。就在《中葡联合声明》签署的1987年,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回到大陆,两岸同胞长达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1992年3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开始进行接触商谈,于同年11月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从此,“九二共识”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九二共识
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初步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香港、澳门等地的历史和现实,是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创造性方针,在国际社会中产生了巨大影响。(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录片展播)
【学习体会】
“一国两制”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按照“一国两制”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完成统一中国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2019年10月28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不仅强调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之一,而且将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定位和相应的制度设计及工作部署,为我们在新时代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利益提供了重要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