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 | 刘树森:雪融松自在 云淡月分明
出处:作者 王俊宁,《中国科学报》2012年12月
诵读者:赵勇 王强 张照奇 刘洁,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总支
刘树森一直记得在苏联留学时导师告诉他的一句话:To be a good person and to be a good scientist (要先做一个好人再做一个好科学家)。
作为我国线粒体生物学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的刘树森,在自己50多年的线粒体研究生涯中一直坚持并实践着这句话。
如今,作为中科院动物所的研究员,年已八旬的刘树森,仍像新战士一样,时刻活跃在我国线粒体研究领域的一线:著作演讲、学术研讨、国际会议、中外交流等等一样不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继续努力为我国的线粒体研究和环保事业作贡献”。
对于刘树森来说,能保持这样的精神状态和健康体魄并无秘诀可言。也许是他专业的原因,让这位老学者的一切看来都是“浑然天成”。大时代追寻理想
五十年风雨兼程
刘树森出生于我国著名文化之乡安徽桐城县的一个小镇。1950年入南京大学,1956年南京农学院研究生毕业,1958年在下乡劳动中被选中到苏联莫斯科大学留学。不久,就遇上一次国际生物化学大会在莫斯科大学召开,那是刘树森第一次见识到国际科技的先进,也感慨于中国的落差。那个时代人们身上总是担着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他迫切地寻找途径为国家科学发展作贡献。受到大会主讲人,美国Green教授的启发,刘树森进入线粒体研究领域,并且一干就是50年。
刘树森对健康有他自身的见解,检验他的观点是否准确,很简单,他自己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在与记者连续长谈的几个小时时间内,他丝毫不显疲惫。他精神矍铄、谈吐风雅、说古论今、指点内外,令人流连忘返。
“人的健康不只是生理上的需求,更重要的还是精神上的营养,两者缺一不可。”刘树森说。
美国医学专家约瑟夫·马龙在其著作《长寿因子》中提到,判断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康,由“五个快”可以决定,即:吃得快、走得快、说得快、睡得快、排泄快。这些“快”都是从身体机能的角度说的,就是指一个健康的人,必定有能力做到这几个“快”。
刘树森很赞成他的观点。他认为,管理好“吃”和“睡”两个方面尤为重要。研究证明,目前(除去贫困地区)一般人当中有相对高比例属于营养过剩,而像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常见病当中,80%甚至90%是由营养过剩引起。
“科学研究证明,如果成年人的每天总摄入量减到70%到80%,可以平均延长寿命20年左右。”刘树森告诉记者。
“不要吃太饱,少吃甜美商品,多吃纯天然食物,种类要大体齐全,不偏食。喜欢的不多吃,不喜欢的别少吃。老年人补充微量元素要适当,不过度。”刘树森这样郑重地负责地对我们建议。
在睡眠方面,他强调保证睡眠质量最重要。他介绍说,人的睡眠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刚入睡的深度睡眠阶段,大概5个小时上下,对身体恢复疲劳最关键。然后就是2到3小时浅睡阶段,就是常说的 “迷糊阶段”。这个阶段容易被打扰,如果有心事,常会出现做梦现象。
“保证深度睡眠的质量最重要。睡前要完全放松心情,把明天的事情留到脑后,睡前一身轻是最好的状态。”他说,要保证经常做到这一点,除了体质原因,个人的思想锻炼和文化修养很重要很关键。
除上述这两方面,当然运动必不可少。随着都市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没时间锻炼。但是,刘树森强调,运动的方式并不只是专门时间锻炼,像走路和上下楼都可以当成是锻炼的方式。上楼注意调整呼吸,保护心脏;下楼时注意保护膝盖和关节。走路时,腰杆挺直,快步,这对于整个人的身体状态都有好处。
“运动的目的不是竞技,而是为了健康。”小学老师告诉刘树森的这句话,他常记在心。
回首来时路大国小家
2012年11月初,为了庆贺亚洲线粒体生物医学国际会议在北京的召开,刘树森作为该学会的荣誉主席,编辑出版了《线粒体生理功能研究论文集》。翻开了论文集,扉页上“雪融松自在,云淡月分明”是他的墨宝,也是他的座右铭。在工作间隙,刘树森会写写毛笔字,听一些古典音乐,当然看书是必不可少的。他喜欢收集一些小石头,书架上那些奇形怪石他都视如珍宝。窗桌上一尊浅绿色的奔腾的骏马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鲜丽,像极了现在的刘树森自己。
“现代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其实精神层次的健康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它甚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身体健康。当今世界和社会最重要的两大课题就是健康和环保,而这两者又是互为相关,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和文明和谐的生态,是保护健康必要的条件。所以,要想保持健康,爱护生态环境必不能少。但这一观念我国目前仍然欠缺,归根到底是与国民文化教育和科学普及程度不高有关。“刘树森说。
他认为,我国目前的环境卫生不好,是因为历史、习惯等等各种因素,特别是国人科学文化素养不高造成的。中国人的“小家”意识强烈,而“大家”意识不够,很多人只是多关心自身,少关注门外,这种可怕狭隘的思想,阻碍了我们的进步。
与国外相比,我们更加注重人与人的关系,这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培养是好的,但是这也造成了今天许许多多的拼关系问题。西方人则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注意对自然的了解和接近,所以他们先关注研究自然科学。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就要从小培养我们国人的“大家”意识,在发扬我们文化优势的基础上改进和改善我们,实现这个目标还要靠国民教育的普遍提高来实现。
如今身为Chinese-Mit协会创会主席、亚洲线粒体研究与医学学会荣誉主席的刘树森先生可谓功成名就,但是他谦逊依旧,从容依旧,人也愈发可敬可亲。
“回顾和整理一下早已尘封的科学论文,希望再凝结成一滴水珠,汇入无涯的学海之中以免有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培养与期待。”他这样写道。 这个历经风云变幻,看清时代变迁的人,在时间长河的陶冶中印证着岁月的漫长。也是对民族和国家的关切,才使他如今仍旧奋斗在科研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