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 | 忆伍献文老先生精神

    处:作者 张晓良 何舜平,《中国科学院人物传(第一卷)》,科学出版社 201010月出版 

  诵读者:丁永利,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暨国家动物博物馆党总支 

 

 

  伍献文(19001985),男,汉族,浙江瑞安人。动物学家,中国研究鱼类学和水生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鲤科鱼类志》的主要撰写者,率先阐明鲤亚目鱼类的系统发育,并提出了新分类系统。倾心于科研组织工作和人才培养,为中国水生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伍献文,字显闻,1900315日生于浙江省瑞安县屿头村一个小康农家,其父粗通文墨,思想开化,坚持让三个儿子读书并相继完成中学学业。在两个哥哥的支持下,伍献文1918年考取了既免除学费又供应膳食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1920年我国近代动物学研究的创导人秉志从美国回国并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执教,翌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建我国第一个生物学系。伍献文被秉志所讲授的动物学及其亲自指导的动物学实验所吸引,改到生物学系学习,并将从事动物学研究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1921年,伍献文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到福建厦门集美学校任教。同年厦门大学成立,他转到厦门大学动物学系担任助教。1925年,秉志来到厦门大学,在动物学系教授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在秉志的鼓励下,伍献文向学校注册为动物学系学生,一面给秉志当助教,一面完成自己的学业,于1927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在此期间,伍献文积累了动物形态学、分类学、组织学和胚胎学方面的坚实基础,并对鸟、蛇、蛙、鱼、水母等不同种类的动物开展了研究,对厦门和浙江的自由生活线虫、江豚的肺寄生线虫及其引起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研究。 

  伍献文是站在中国现代鱼类学研究高峰上的少数几位科学家之一,他一生的学术进展反映了中国鱼类学的发展。从2020年代到30年代,是他奠定鱼类学的坚实基础和初露锋芒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有关鱼类学的研究虽比较零散,然而却卓有成效。他的第一篇鱼类学论文《厦门鱼类之调查》发表于1929年,是中国研究鱼类的早期著作之一。 

  伍献文是我国组织开展海洋及湖泊综合考察的先驱。早在19356月至11月,他就组织了渤海湾及山东半岛的海洋及海洋生物综合调查。这次调查虽然规模不大,而且许多工作因为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而未能继续和整理,但它却是我国海洋科学考察的开端。1951年,伍献文领导并参加了五里湖的湖泊调查工作,这是国内首次对湖泊进行较长期的综合性科学考察。这个工作为以后的湖泊调查规范化打下了基础。伍献文还参加了三峡水库库区、丹江口水库库区的水生生物调查和渔业规划的研究。 

  1950年起,伍献文担任了许多科研领导职务,把大半时间和精力花费到科研组织管理工作上,在他的直接指导和规划下,水生生物研究所建立了收藏有30余万号标本、近1000种中国淡水鱼类、其中模式标本230余种的亚洲最大的淡水鱼类标本室,成为国际鱼类学研究的中心之一。在他的领导下,水生生物研究所的鱼类学研究已扩大到鱼类分类学、生态学、生理学、遗传学和组织学各个领域,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水生生物研究所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和较大的影响,这一切都是与伍献文的努力分不开的。  

  伍献文一直是学术团体的热心组织者。1934年,他参加发起和创立了中国动物学会,任理事。1951年,他参加发起组织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任常务理事、名誉理事长。1979年他与朱元鼎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鱼类学会,并被选为名誉理事长。他还担任过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兼任了许多学术刊物的编辑委员会委员。 

  伍献文除了在学术上有很高的声誉之外,他的为人也得到普遍的尊敬和爱戴。伍献文对老师秉志非常敬重,终身执弟子礼。秉志于1965221日病逝,当时伍献文正结束古巴考察,归途路过捷克斯洛伐克,突然在使馆的《人民日报》上看到讣告,他不禁失声痛哭。秉志常赋诗抒怀,与友朋唱酬,惜生前未及整理出版。伍献文1978年去北京出席全国科学大会,遇见秉志女儿翟启慧,始知部分诗稿尚存,怀着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伍献文将诗稿取回整理。19853月,伍献文在临去世前的十天,他在病榻上将诗稿交给一位将赴北京的同志,叮嘱他到北京一定要想法付梓。《秉农山先生诗存》终于在198649日秉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出版。 

  伍献文坦诚正直,对朋友和同事肝胆相照,助人为乐,与童第周、陈世骧、刘承钊、朱洗等老一辈的动物学家结下了极深的友谊。早年和他一起在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共事的鱼类学家方炳文,经常在他家中食宿,情同手足。后来方炳文赴法国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幸在巴黎罹难,噩耗传来,伍献文为之伤痛不已,亲笔著文悼念,介绍方炳文在中国鱼类学研究中所作的贡献。同学、同事以及故乡戚友生活上有困难,伍献文无不慷慨解囊。 

  在几十年的科研和教学中,伍献文直接教导和培养出大批的学生和助手。他常对学生说:“搞科学研究要有天资,但更重要的是勤奋,二者兼而有之才是难能可贵的。”由于他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许多学生和助手成为我国水生生物学和水产科学技术领域的骨干,刘建康、陈宜瑜、曹文宣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伍献文的生活十分俭朴,早年在工作之余喜爱集邮和下围棋,后来因工作繁忙也就丢开了。他唯一的嗜好是读书,而且主要读科学书籍。他陆续购置了数千册图书资料,生前他就将这批图书资料放在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分类组资料室,或直接赠送给所图书室,供大家阅读使用。 

    

 

  简评: 

  伍献文老先生是值得我们十分敬佩的老科学家之一,是站在中国现代鱼类学研究高峰上的少数几位科学家之一,为后人鱼类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老先生所说:“搞科学研究要有天资,但更重要的是勤奋,二者兼而有之才是难能可贵的。”这正是我们这些年轻人所需要培养的品质。老先生除了在学术上有很高的声誉之外,他的为人也得到普遍的尊敬和爱戴。老先生对其老师秉志先生非常敬重,终身执弟子礼。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重师长是良好的传统美德,身为学生,怎么不感激对自己帮助甚多的老师呢。 

    

  (推荐人:丁永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