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讲堂第107期预告:什么是哺乳动物暨哺乳动物的自然史
讲座信息
⊙ 时间:2017年5月28日 10:30—12:00
⊙ 地点:国家动物博物馆地下一层
⊙ 主讲人:张劲硕
⊙ 内容:《什么是哺乳动物暨哺乳动物的自然史》
内容简介
继上个周日正值“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之际,国家动物博物馆组织了本馆张劲硕博士带来的“哺乳动物的多样性与保护”系列讲座之一——哺乳动物新物种的发现暨不可遗忘的发现史。
本周日,张博士将带来第二讲——什么是哺乳动物暨哺乳动物的自然史。
马赛长颈鹿 摄影/张劲硕
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有大家最为熟悉的各类动物,无论是凶猛的虎豹豺狼,还是相对比较温顺的食草类动物;无论是看上去懒惰的树懒,还是聪明伶俐的灵长类;无论是夜空中飞翔的蝙蝠,还是海洋中自由遨游的鲸与海豚……说起哺乳动物,我们总能想到各种有趣的事儿。
绿猴 摄影/张劲硕
但是,什么动物才能算是哺乳动物(或称兽类)?哺乳动物有哪些生物学特征,有哪些特殊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什么独特的行为,科学家如何去鉴定、识别哺乳动物,以及谁是现存最大的哺乳动物,谁是现存最小的哺乳动物,谁是除人以外最聪明的哺乳动物,谁又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这些有趣的问题你们想不想知道呢?——
那就让张博士带大家走入哺乳动物的世界,来细致地爬梳、整理哺乳动物的自然史;并由他介绍哺乳动物生物学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吧!
花豹 摄影/张劲硕
为了让广大的爱好者能够深入、系统地学习和了解动物学知识,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讲堂将连续四周,由我馆的张劲硕博士讲授“哺乳动物的多样性与保护”。本专题包含四次讲座,内容分别是:
哺乳动物新物种的发现暨不可遗忘的发现史(5·21)
什么是哺乳动物暨哺乳动物的自然史(5·28)
哺乳动物的种类(6·4)
哺乳动物的现状与保护(6·11)
此系列讲座在5月21日至6月11日的四个周日同一时间段分别举办,敬请各位观众留意报名预告。每次讲座分别报名。
专家简介
张劲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人;兼任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常委、经济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动物学会科普工作组委员,中国科 普作家协会理事,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委员、蝙蝠专家组成员,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肯尼亚)理事,科学松鼠会资深成员。
主要从事哺乳动物分类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2007年发现和命名了新物种北京宽耳蝠。多次带队前往国内自然保护区以及肯尼亚、塞舌尔、南非、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亚马孙(秘鲁)、尼泊尔等国开展野外科考体验活动。兼任多所中小学校课外指导教师、青少年科技活动评委;作为嘉宾出席电视台、电台的访谈、科普节目的录制,近几年连续担任中央电视台“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我们与藏羚羊”等特别节目的直播现场嘉宾。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科普文章400余篇、编著或参编学术和科普读物15部、翻译和审校图书200余册。
第二讲的主题是“什么是哺乳动物暨哺乳动物的自然史”,欢迎报名!
报名参与方式
因此次讲座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展厅内举办,所内职工及学生请在公众微信号“国家动物博物馆”回复“姓名+电话+参加人数”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