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动物博物馆第119期科普讲堂预告:博物大咖眼中的多彩东非
提到肯尼亚,大多数人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典型的野性非洲的画面:广袤的草原,成群迁徙的角马,优雅踱步的长颈鹿,平静湖面上粉红的火烈鸟,还有狮群、河马、猎豹、鳄鱼……看过非洲纪录片的朋友们对此一定不陌生。而真正的肯尼亚,可能比纪录片更梦幻。在美景环绕的酒店里就能会见可爱调皮的野生动物,开着越野车驰骋在草原上更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美丽生灵。然而,作为自然观察者去肯尼亚应该看什么?绝不仅仅是看热闹那么简单!在肯尼亚,每一天的观察和意外收获的经历都有大学问。
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展出的《狂野东非——兽类摄影展》获得了广泛好评,摄影师孙忻的130余幅影像作品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东非的自然环境和兽类世界的绚丽多姿。为了让大家对东非这片土地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周日,我们邀请了三位多次探访肯尼亚的博物大咖——孙忻馆长、赵超老师和史军老师,他们将分别为我们分享肯尼亚的哺乳动物、鸟类与植物的观察经验和有趣见闻。
时间|2018年3月11日 下午14:30-16:00
地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B105报告厅
题目|博物大咖眼中的多彩东非
巨鹭 摄影/赵超
网纹长颈鹿 摄影/孙忻
吊瓜树 摄影/史军
嘉宾介绍
|
|
|
孙忻 |
赵超 |
史军 |
孙忻 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展示馆馆长,北京科学文化传播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标本馆科普网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动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近年游历多地观赏和拍摄野生动物,并通过国家动物博物馆这个国内最权威的动物科普平台适时推出最好的野生动物观赏线路,旨在让公众了解世间生灵,为生态保护工作尽上一丝微薄之力!
赵超 鸟类和灵长类动物研究人员,自然摄影师和录音师。资深活动领队,带领团队在中国以及多个亚非拉国家开展野外工作。近年来在西南地区从事鸟类和灵长类研究工作,与同事一起描述了灵长类新物种白颊猕猴和天行长臂猿,这是世界上第2种和第3种由中国人命名的灵长类动物,此外还参与命名了鸟类新物种喜山林鸫,并发现了黑胸楔嘴鹩鹛在我国的新分布。他在中越边境喀斯特森林中首次拍摄到濒临灭绝的物种东黑冠长臂猿的清晰图片并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此外还有大量中国野生动物图片发表于多家知名媒体。
史军 植物学博士,科普作家,玉米实验室创始人,兼任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曾担任《科学世界》杂志副主编、果壳阅读图书策划人。著有《大嚼科学·大豆的N种死法》《花与叶的生存游戏》《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也是科普畅销书《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冷浪漫》的作者之一。是国内最早倡导和从事博物旅行的博物学专家之一,曾多次带队前往肯尼亚、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以及国内的自然保护区等地。他在微博@植物人史军 上的“一点植物学”赢得了众多网友的喜爱。
报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