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动物博物馆举办第四届爱鸟周活动,青海湖迁飞鸟实时监控系统引入展厅

四月的北京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每年四月的第一周是北京爱鸟周。2013年4月6日,第四届国家动物博物馆爱鸟周暨“美丽中国,美丽青海湖——青海湖鸟类实时监测”发布仪式在展示馆一层大厅隆重举行。

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郑光美先生,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赵胜利先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阎保平女士,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雷富民先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黄乘明先生致欢迎辞。

郑光美院士已是耄耋之年,但每年国家动物博物馆的爱鸟周活动他都会参加。郑先生深情回顾了他曾经参加全国爱鸟周活动的情景,对这项全国性爱鸟、护鸟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对动博开展与鸟类相关的科普活动也表示赞赏。他希望,更多的公众能够参与到了解鸟类、保护鸟类的队伍中来。

赵胜利副秘书长代表中动协致辞。他介绍说,爱鸟周活动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开展了持续32年的品牌活动。该协会目前拥有700余家地方协会,35万余名会员,是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组织。爱鸟周活动开展30多年来,爱鸟行动蔚然成风,涌现了一大批保护鸟类的好人好事,使热爱鸟类、热爱野生动物成为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接下来,雷富民研究员和阎保平研究员分别介绍了青海湖鸟类实时监测研究项目的情况。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在2008年开始合作开展研究项目,使用“下一代互联网(CNGI)”技术进行了青海湖鸟类的监测、跟踪、实时记录等研究和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家动物博物馆将应用这套系统,将鸟岛的实时监测画面传输到展示馆的鸟类展厅,使观众可以在北京遥望青海湖鸟类生活的全景。

雷富民研究员指出,这是国内第一次使用该技术高清晰地拍摄到了黑颈鹤、斑头雁、渔鸥、棕头鸥、鸬鹚等珍稀鸟类在青海湖鸟岛及周边地区的繁殖行为,全方位地展现了这些鸟类的生存状况。所有鸟类的繁殖行为的记录都是国内第一次全面、完整的拍摄和监测。其中,黑颈鹤的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等行为通过CNGI得以尽收眼底。

阎保平研究员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亲自领导了青海湖鸟类监测项目。她通过幻灯片介绍了研究过程,展现了很多极为珍贵的镜头,并讲述了不少有趣的故事,例如这些仪器是怎么架设到鸟岛的,黑颈鹤夫妇是如何对付它们巢前的摄像装置的,这些设备对当地鸟类是否有影响,科学家和喇嘛们是怎么协同作战的……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使我们对黑颈鹤、波斑鸨等濒危鸟类有了全新的认识,对科学家的工作也肃然起敬。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杨涛先生、副研究员李健先生等对“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该技术在监测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使公众深入地了解了当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对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方面所作的重要贡献。

讲座结束后,郑光美院士、雷富民研究员还回答了几位听众和记者的提问,大家对近来禽流感的问题非常关注。雷先生指出,这套监测系统将对及时了解野生鸟类健康状况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是本次活动的高潮。各位嘉宾和听众移步至鸟类展厅,为青海湖鸟岛的实时监测显示屏揭幕。随着红色丝绸缓缓地从显示器上滑落,整个鸟类展厅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目前,鸟类展厅播放的视频是去年录制的。当候鸟4月底或5月初迁徙到鸟岛之时,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将即时传输鸟岛上的监测画面至我馆鸟类展厅。那时候,观众们将在博物馆内直接目睹远在2000公里以外的鸟岛鸟类的一举一动。

另据消息,当天的《北京晚报》以第一时间、快速及时地报道了本次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鸟类学研究创始人之一郑光美先生亲临爱鸟周现场

青海湖迁飞鸟远程实时监控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研究员阎保平女士介绍本项目的实施过程

在鸟类爱好者的见证下,来宾们揭幕了迁飞鸟实时监控视屏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  编:100101
电子邮件:ioz@ioz.ac.cn
电  话:10-64807098
传  真:10-648070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