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动之美——动物行为漫谈(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讲堂第94期)
7月3日第94期科普讲堂上,为我们带来精彩讲座的是广受群众欢迎的、大家非常熟悉的科普专家张劲硕博士。在短短的2个小时内,他带着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动物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动物界的成员无论从外形还是结构上都是五花八门的,很多我们熟知或少见的物种在普通人眼里很难和“动物”挂上钩。在讲座的伊始,张博士就给大家展示了众多生物的图片,让大家猜一猜它们是不是属于动物。随着小观众们热情高涨的回答,张博士进行了巧妙的引导和精彩的讲解,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对于动物界定和分类的基本概念。随后,张博士也系统的介绍了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以及展示了许多动物的图片,这也让现场的小观众对于动物分类系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接下来,张劲硕博士给在场的小爱好者们系统的介绍了有关动物行为的知识。其实我们很难给“动物行为”一个很准确的界定,但是简单的说,行为是动物对外界(或内在的)刺激做出的一系列反应。行为可以是动态的过程,比如我们可以说猎豹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追击羚羊,这是一种捕食行为;行为也可以是静态的,例如一只看上去完全不动的羚羊,屹立在山颠,这往往表示它是这个区域的主人,这是一种炫耀行为;而一只负鼠遇到敌害时可能会假死,这时它表面上是静止不动的,但是其体内的新陈代谢却在加剧,为下一步逃脱在蓄集能力 ,这是一种防御行为。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动物行为的本质,张博士给大家举了很多有趣的例子。比如欧亚鸲、信天翁、老虎等的家域和领地行为;各种鸟类、鱼类和昆虫的迁徙行为;黑额织布雀与河狸等的筑巢行为。大家最感兴趣的就是动物五花八门的捕食行为了,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动物们特化出了不同的捕食策略以及身体特征。同样是捕鱼,有些动物选择主动出击然后一击致命,而有些则选择静静等待猎物上钩。而猎物们不甘示弱,也进化出了相应的防御策略,例如犰狳把自己团成一团,利用坚硬的外壳让捕食者无从下嘴;而臭鼬则更加主动,它们会释放出有强烈刺激味道的气体,当捕食者被熏的昏头昏脑的时候,它们则从容的逃之夭夭。
而动物的繁殖行为、通讯行为和社会行为等,也都让小观众们感叹不已。这些野外的生灵,其实也和人类一样,有着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只是它们面临的环境要更加的严酷,无论哪一种行为的反应错误,带给它们的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讲座结束之后,大家都觉得收获颇丰,也觉得对于野生动物多了一分了解。在他们的眼中,动物也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希望通过我们的活动,让孩子们对于动物的了解不断的加深,也希望他们在与动物的接触中,能够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对待这些可爱的生灵。(供稿/陈迟)
报告会现场
报告会现场
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