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昆虫学(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讲堂第110期)
对于小动物爱好者来说,暑假是他们尽情与自己喜爱的动物接触的时间。而有相当多的小朋友很喜欢昆虫,因为昆虫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在生活中也容易观察和捕捉到。在7月8日的科普讲堂中,刘晔老师从昆虫的形态、习性以及采集等方面和观众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刘晔老师非常了解小朋友的想法,他通过PPT展示了一些常见的动物种类,让小朋友分辨哪些是昆虫。现场的小观众们对于昆虫相当的了解,几乎都认出来了。昆虫身体分成头部、胸部和腹部,成虫具有6条腿,昆虫发育过程主要包括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
昆虫的种类非常繁多,在生态系统中承载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植物的传粉都要依赖昆虫来完成,可以说,昆虫的存在对于生态系统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很多种类的昆虫是可以食用的,比如蝉蛹、蝗虫等,这些昆虫食品也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当然,昆虫也给我们人类带来很多困扰,比如蝗虫成灾的时候会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而在城市中生活的蟑螂、苍蝇等昆虫也是很多病菌的传播者。
如何识别昆虫、对昆虫进行分类也是昆虫研究中的一个难题,昆虫的个体一般较小,很多特征的识别要借助于设备才能完成。刘晔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幅蛾子和蝴蝶对比的图片,让大家分辨哪只是蛾子。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图片中色彩艳丽的居然是蛾子(马达加斯加太阳蛾),而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却是蝴蝶(锉灰蝶)。蝴蝶和蛾子并不能仅从色彩和外形来进行区别,最准确的方式是通过触角来进行区分——蛾子通常是羽状触角或线状触角,蝴蝶则都是棒状触角。
甲虫的外形奇特、色彩艳丽,也比较常见,是小朋友非常感兴趣的一类昆虫。刘晔老师通过漂亮的图片向大家系统的介绍了甲虫的身体结构和常见种类的甲虫。看着威风的独角仙、色彩各异的步甲和锹甲,小朋友们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现场的很多小朋友都参加过之前我馆组织的昆虫标本制作等活动,对于昆虫的分类也是相当专业的。刘老师接下来还介绍了常见的蜻蜓目、螳螂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的特征和习性,他风趣幽默的小故事让现场时不时响起笑声和掌声。
研究昆虫的过程中如何采集和制作昆虫标本也是小朋友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刘晔老师以自己的研究经历为例,系统的介绍了相关的知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昆虫的采集也是这样,刘老师给大家展示的各种专业的采集设备让大家大开眼界。而野外昆虫采集的过程既有趣又辛苦,现场很多的小朋友都有过野外采集昆虫的经历,经过了今天的学习,相信他们以后再采集昆虫的时候会变得更专业、更有效率。但是要注意的是,采集昆虫是为了研究,昆虫也是我们人类在自然界中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而不是伤害它们。
最后,刘晔老师还给小观众们系统的介绍了昆虫的命名和分类有关的知识。夏天是户外活动的好时光,希望通过此次的讲座,小昆虫爱好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在暑假里更多的走近自然,去亲近他们的昆虫朋友。(供稿/陈迟)
活动现场
刘老师给大家展示的各种专业的采集设备
现场观众
左:马达加斯加太阳蛾 右:锉灰蝶(图片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