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古道尔84年的无悔人生

最 接 近 天 堂 的 地 方

  1942年,英国人的非洲狩猎团就已在坦格尼喀湖西岸的雨林中发现了黑猩猩群居的踪迹。珍·古道尔的营地就设在位于湖西岸的冈比河畔、人迹罕到的茂密热带雨林里。在这里还是英国人殖民地的时期就已划出了150平方公里的野生动物保护区里面就是黑猩猩群生息繁衍之地。就是这个地方,被古道尔称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野外笔记

  随着国家公园之外的景观变化,这种担忧进一步加剧了。上世纪90年代早期,森林砍伐和水土流失让冈比国家公园变成了一个面朝坦格尼喀湖的生态孤岛,其他三面被人类环绕。在这座孤岛上住着不超过100只黑猩猩,以保护生物学的标准来看,这个数目并不足以长期维系一个种群的存活,近亲繁殖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传染性疾病会让黑猩猩种群不复存在。

  在公园附近的一个城镇里,珍遇到了一位德裔农业学家乔治·斯特登(George Strunden。在他的帮助下,珍于1995年首次发起了坦格尼喀湖流域造林和教育计划(TACARE),并在24个村落建立了树木苗圃。该计划旨在遏制对山坡树林的滥砍滥伐,保护村落水源,通过帮助村民植树最终将冈比国家公园和外围的小片森林(那里也住着一些黑猩猩)重新连接起来。通过再造林将外围丛林与冈比连起来,公园里的黑猩猩就会因为基因流动和种群规模的扩大而受益。

  有幸聆听过珍·古道尔在北京的几次演讲。坚强的笑容掩盖不住她内心的担忧和经历过的沧桑。我知道她一定感受过忧伤痛苦、茫然和孤独,当然陪伴着她的一定还有梦想、信念、勇气和自尊。她曾谈到过从她研究的黑猩猩菲菲,它有时候会坐下来很悲哀地看着我。早年日子里那些人那些黑猩猩都去世了,早年发生的事情只有我和菲菲记得。雨林给珍·古道尔带来过快乐,也带来过痛苦,但冈比在她的眼中,仍然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信 念 与 希 望

  ·古道尔在18岁的时候,到了战后的德国。望着废墟中科隆大教堂的塔尖,珍曾感叹无论有多少丑恶,最终善能战胜恶。或许就是这种信念,让她可以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安静地让周围一点点变好。珍·古道尔现在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世界各地从事公共演讲和筹款等活动。她的演讲似乎有种魔力,默默地净化着在场的每个人。看过珍·古道尔年轻时的照片,你很难将一个瘦弱安静的伦敦女孩和在丛林里与黑猩猩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然而,她的品行早已超越了常人对生命、孤单及恐惧的认知。 

1965年,美国《国家地理》刊登了有关珍与黑猩猩的文章,引起轰动

  古道尔博士说她在佛罗里达州讲学时,认识了一个叫安伯·玛丽Amber Mary的小姑娘,那年小女孩刚刚5岁,她的母亲陪她来见古道尔博士,她一手抓着小玩具狗,一手拎着一只装了几个硬币的塑料袋。安伯·玛丽看了国家地理频道的特别报道《在野生黑猩猩之间》,节目里的小弗林特在母亲弗洛死后显得特别悲伤。玛丽懂得那种悲伤,一年前,她的弟弟患白血病死了,弟弟特别喜欢黑猩猩。玛丽还知道古道尔博士是保护黑猩猩的人,所以她就开始积攒零用钱,最后终于买了一只玩具狗,我能不能把玩具狗送给可怜的小黑猩猩?那样他在晚上就不会感到太孤单。我能不能用那几枚硬币买点香蕉给小黑猩猩吃?她讲完后,古道尔博士的眼睛湿润了。

  这种同情和仁爱,也许正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所在。说: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同于我们,他们要明白,生活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并不是我们所拥有的物质越多就越开心,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同情心和爱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  编:100101
电子邮件:ioz@ioz.ac.cn
电  话:10-64807098
传  真:10-648070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