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食鱼蝙蝠同乐

  大足鼠耳蝠以往被发现生存于我国东南部地区,没有季节性迁飞习性,常集群栖息于丘陵或山区的岩洞内,秋末初冬发情,次年六月产一仔。成年蝙蝠体重20-30 g,头体长60-65 cm,是体型较大的一种鼠耳蝠。最典型的形态特征是后足异常发达,长约20mm,相当于其他以昆虫为食的鼠耳蝠后足的两倍长,且十分尖利,如同鱼钩,这些特征与已被证实的食鱼蝙蝠相似。因此,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大足鼠耳蝠就被怀疑有食鱼特性,但一直没有确切证据。

  2002年,动物所博士研究生马杰对大足鼠耳蝠种群进行了野外与室内的对比性研究,该蝙蝠种群分布于北京房山海拔900-1200m的山区,栖息的洞穴深约1000m。此外,蝙蝠洞以北与以西,分别有一处水库和两处水塘。通过分析发现,大足鼠耳蝠至少捕食宽鳍鱲(lie)、鲫鱼和洛氏鱥(sui)三种鲤科鱼,其中宽鳍鱲出现的频次最高。这主要是因为宽鳍鱲在水体浅层游弋和喜欢跳跃,容易被大足鼠耳蝠捕获。室内观察发现这种蝙蝠捕鱼时近水面飞行,后足不时深入水中,成功者能够迅速抓起猎物并飞至安静处悬挂咀嚼猎物。在室内,他们能连续捕食5~6条重1~2g的小鱼。

  马杰在野外研究大足鼠耳蝠时发现它们尾膜内侧粘有鱼鳞,便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证实它们的食鱼特性。首先,他在野外捕捉这种蝙蝠,放在布口袋内,收集它们的粪便;结果在蝙蝠粪便中找到鱼的鳞片。毋庸置疑,这些鳞片是蝙蝠食鱼的直接证据。随后,他又设计了更直接的方案:在房间里搭建水池,水池中放入一两寸长的小鱼,房间内内放入大足鼠耳蝠。结果,他观察和拍摄到蝙蝠在水池上灵活自如地捕鱼行为。紧接着,他又返回野外,在大足鼠耳蝠栖息的洞穴附近的水库里直接观察大足鼠耳蝠在水面飞来掠去的身影。遗憾的是,水库面积太大,蝙蝠的活动又在夜晚,很难直接摄录到蝙蝠捕食鱼的行为。

  在马杰开展这项研究之前,全世界只发现了3种蝙蝠吃鱼,其中墨西哥兔唇蝠是最早被人们研究,也是研究较为清楚的食鱼蝙蝠,它们分布在加勒比海沿岸、墨西哥至亚马逊流域、以及巴拿马、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部分地区;兔唇蝠仅分布在墨西哥和巴西的一些地区;索诺拉鼠耳蝠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亚湾的岛屿上,数量稀少。

  蝙蝠为适应飞行时在水面捕鱼,形态发生了相应的特化。目前证实的四种食鱼蝙蝠的共同特征是后足异常发达;爪向前弯曲,长而锋利;足底光滑少毛,尾翼膜在胫骨上部与其愈合。这些形态上的改变不仅有利于捕鱼,而且有利于捕鱼时减少后足与水面之间的阻力。但食鱼蝙蝠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它们的回声定位信号上。墨西哥兔唇蝠和南兔唇蝠的回声定位信号属于短恒频/调频(CF/FM)型,而两种食鱼的鼠耳蝠的回声定位信号为调频(FM)型。鱼游动在水面产生的细小波纹或露出水面的背鳍,均可引起食鱼蝙蝠的超声波回声发生细微变化,食鱼蝙蝠能根据这些变化准确发现目标。食鱼蝙蝠抓捕猎物时,后足伸入水中划行一段距离。

  有关食鱼蝙蝠捕鱼行为的起源,目前的观点还不统一。有的学者认为最初食鱼蝙蝠的祖先由于能量需求进化出食鱼习性,因为捕食一条小鱼所获得的能量与大量昆虫的能量相当,因此有些食虫蝙蝠逐渐进化出食鱼习性。也有的学者认为食鱼蝙蝠由经常在水面捕食昆虫的蝙蝠进化而来。食鱼蝙蝠的祖先在水面追捕昆虫时,或取食水面漂浮或浮游的昆虫,这些蝙蝠偶尔也捕获跳出水面或浮游的小鱼。由于小鱼较昆虫有更高的营养,因此它们逐渐倾向捕食小鱼。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立项拍摄马杰对食鱼蝙蝠的研究过程。十月下旬,马杰和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一同来到房山区霞云岭乡。

  霞云岭乡地处北京西南的百花山脚下,距北京城区不足百公里。乡里有隋朝大将刘武周雄居过的“三角城”遗址;有老道洞、蝙蝠洞、坡寺洞、鱼骨洞等洞穴;还有几十万株果树,其中颜色鲜艳、清脆可口的红肖梨最具知名度。百花山主峰是2047米的白草畔,山顶有近千亩的高山草甸,山腰有占地几百亩尤似蒙古包的蚁穴城。此刻正是秋季,有些地方大片的秋叶姹紫嫣红,煞是好看。登峰远眺,山峦层叠,连绵数千里,诗情画意尽收眼底。

  到达霞云岭村已是晚上8点多钟,我们的工作地点是一个用木杆和遮光网搭成的大棚,建在干枯河套的一侧,紧挨着石崖,面积有60多平方米。一个长方形的水池子建在大棚的中央,池子里放了不少一两寸长的鱼。摄影灯已经打开,大棚内灯火通明。这个大棚所靠的石崖是一层层的岩石,中间有很多缝隙,20多只大足鼠耳蝠隐身在最大的一个裂缝中,深度不得而知。

  草草吃了口饭,大家各就各位,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大足鼠耳蝠出场了。大棚内一片寂静,可以清楚地听到缝隙里大足鼠耳蝠叽叽喳喳的叫声。事实上,使用超声波的蝙蝠也可以发出人类可以听到的声波,这种叫声主要用于蝙蝠之间的通讯。

  8:50分,一只蝙蝠飞了出来,在大棚内转了一圈又一圈,它是在“探路”。蝙蝠的个体虽小,社会组织却相当完备。每个夜晚,在整个家族外出活动之前,总要有一只个体先出来打探一番。而且,迄今为止,人们还不知道是否始终是同一只个体在群中扮演探路先锋的角色。8:53分,这只蝙蝠飞回洞内;紧接着,又有几只个体钻出洞穴,在大棚内飞来飞去。看来有戏!我们静静地站着,一动不动,生怕吓跑了它们。可惜,天公不作美,大风一阵阵刮来,寒气逼人。我们都担心,这么大的风会影响蝙蝠的活动。因为在自然状态下,蝙蝠出洞的目的是捕食,下大雨或刮大风的时候,它们最普遍的食物——昆虫都不活动,所以蝙蝠也可能就不外出捕食了。而且,大风可能导致它们无法正常飞行,或者使之遇到障碍物刮破翼膜。

  看来,我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蝙蝠偶尔飞出小洞,但一会儿又躲避回去,始终没有真正开始捕鱼。但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没有懈怠,一直期盼它们能开开恩,配合一下,来几个捕鱼的优美动作。整个夜晚,大足鼠耳蝠就这样戏弄了大家一场又一场。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彻底没有希望了。我们总结经验:有三个可能的原因导致拍摄失败:第一是风大;第二是安置摄像仪器的动作太激烈,而且大棚内的人员数量太多,蝙蝠害怕;第三是前一个夜晚它们吃得太多了。无论如何,下一步该做的事情只有一个:白天好好睡觉,晚上再拍。

  第二个傍晚,天气仍然很寒冷,但没有风。18:30,我们趁着天亮提前将仪器安置停当,大棚内只留一个摄像师和马杰,其余人员一律通过百米外的屏幕观看蝙蝠的“表演”。7:45,天彻底黑了,大足鼠耳蝠一个接一个从洞穴里出来,在大棚内飞来飞去。紧接着,一个接一个俯冲向水池,在接触到水面的一瞬间用爪子到水里抓鱼。对我来说,它们优美的动作和溅起的水花简直就是世界上最美的镜头画面。尤其有趣的是一只个体在飞行的过程中用嘴喝了一口水,同时将足伸到水里去捞鱼。高速摄像机将这一镜头放慢,蝙蝠动作的灵活自如展示得淋漓尽致,令人真是叹为观止。可是,优美的捕鱼动作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就是没有一个清楚记录成功捕鱼的一瞬间。马杰不断传来消息,有的蝙蝠正在吃鱼!可惜,它们捉鱼的瞬间都没有被拍摄到。清晨,3:40,出现了一个富有情趣的场面:一只蝙蝠成功地捞起了一条鱼,但没有抓住;鱼又在空中掉了下来。时间一点点划过,5:15,天已经放亮了,大家开始着急了:因为高速摄像机连同机械师今天就得离开了。就在这个时候,大足鼠耳蝠又开始捕鱼了,看来它们也想好好利用这最后一点时间。终于,一只个体成功捕到鱼的一瞬间被拍摄到了。大家欢呼起来!

  吃罢早饭,高速摄像机离开了。我们本可以打道回府,但我决定留下来,用照相机拍蝙蝠捕鱼的瞬间。此次来郊区,我准备得比较匆忙,随身只带了三个胶卷。夜幕终于降临了。我站在水池前,将镜头聚焦和定位好,一动不动地等待蝙蝠们的到来。这些可爱的精灵没让我失望,它们很快便进入角色,一个个像下饺子似地冲向水面,大脚伸向水里。我尽可能快地按动快门,捕捉这一瞬间。但这时我才真正意识到,要成功地拍摄一张蝙蝠捉鱼的照片有多难:它们的飞行灵活自如,而且速度太快。眼看着一个个迎面飞来,但根本无法预料是俯冲还是做一个“假动作”,而且也很难判断它们的入水点是否真的在镜头的视野内。反正没办法,只有撞大运,跟着感觉按动快门。结果,三个小时的时间,三个胶卷被曝光完毕。后来冲出来一看,没有一个幸运地“撞”到捕食鱼的瞬间。但有几个镜头还是清楚地拍摄到它们双脚入水时的优美瞬间。

  不过,这一个夜晚蝙蝠可真是吃饱了。到了半夜的时候,个个蝙蝠都是大腹便便,连飞也懒得飞了。虽说我拍的照片没有太成功,但能让蝙蝠吃上这么好的美味佳肴,也够让我开心的了。

  拍摄食鱼蝙蝠,我们还遇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起初,马杰在实验室内发现大足鼠耳蝠捕鱼的现象之后,我们便在国际上拍摄蝙蝠普遍使用的小“拍摄棚”内,将鱼人为地递给大足鼠儿蝠;并没有特别在意将鱼的头还是尾巴递给蝙蝠。然而,在大棚内,再仔细观察蝙蝠自己捕捉的鱼,它们总是先吃鱼的头。我们恍然大悟:这样吃鱼自然更顺畅,而且一口就可以将鱼致死。

  动物的行为,总是有道理的!(国家动物博物馆 供稿)

 

[视频库视频: 夜空中的利爪(大足鼠耳蝠)_b]

夜空中的利爪(上) 

[视频库视频: 夜空中的利爪(大足鼠耳蝠)_a]

夜空中的利爪(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  编:100101
电子邮件:ioz@ioz.ac.cn
电  话:10-64807098
传  真:10-648070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