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风采

张致一

  张致一191411月—199010月)山东泗水人。1934年考入山东大学生物系,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曾在中央大学医学院解剖系和同济大学生物系任助教、中国心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47年赴美国深造,先后获Iowa 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任该校动物系副教授。1957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59年随童第周调至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同年,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并出席全国群英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2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1990年任生物学部代主任。曾任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动物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殖生物学会理事长、《动物学报》副主编、主编、《中国生理科学杂志》(英文)内分泌和生殖分科责任编辑、《中华医学会内分泌代谢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学术委员及生物教学副主任、国际发育生物学会会员、国际比较内分泌学会理事、国际生物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顾问、美国NIH福格地基金会中国提名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理事等。 

  张致一知识渊博,学术思想活跃,学术造诣很深,是我国著名的生殖生物学家,内分泌学家和胚胎学家;是我国生殖生物学创始人,也是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奠基人。他在胚胎学、内分泌学和生殖生物学等领域都做出了创造性成果,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1、性别分化研究:他利用激素、性腺移植和半联体技术成功地诱发了两栖类性反转,他还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自己的科学实践,对其多年潜心研究的性别分化和性转变进行了科学总结。2、比较内分泌研究:他最早发现,摘除两栖类胚胎的下丘脑和垂体原基可获得永不变态但具有四肢的白色蝌蚪,还通过胚胎内分泌实验,为证明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垂体中叶的促黑激素不是同一激素提供了重要依据。3、排卵机理研究:通过两栖类体外跌卵实验证明孕酮是两栖类的排卵激素,垂体促黄体激素通过促进卵巢中孕酮的合成而起到促排卵作用;还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参与排卵过程,并与垂体促性腺激素有协同作用。4、生殖轴系的进化研究:首次证实脊索动物文昌鱼的哈氏窝为脊椎动物垂体的前身,并具有合成促性腺激素和调节性激素分泌的功能。5、着床机理研究:他非常重视人类生育的控制,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可为发展避孕新途径提供重要的依据,并由此确定以胚泡着床机理作为研究重点,他亲自主持该项研究,提出着床信息与细胞识别是研究胚胎着床的关键。6、基础理论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方面:他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他的倡导下,发展了应用激素进行家鱼催情、家畜繁殖,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他率先用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解决了家鱼不能在池塘中产卵和鱼苗长途运输困难等问题,为我国经济鱼类的繁殖做出了重要贡献,此项研究成果被国际内分泌学家列为激素对人类六大贡献之一。他创造性地提出在配种后立即注射保胎激素,使家畜和军马的妊娠率提高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有力地纠正了早期流产只是细菌感染造成的论点。此外,还利用前列腺素具有溶黄体的作用治疗奶牛的持久黄体症,使很多奶牛场的产奶量明显提高。另外,还用前列腺用于临床中期引产,也取得了明显效果。 

  在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张致一的科研成果累累,著述繁丰,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共获得国家级和院、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他特别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尤其在改革开放后,他以过人的远见和魄力,一方面紧抓人才培养,一方面致力于学科建设和发展,并通过各种渠道,竭尽全力派遣中青年骨干出国进修,使动物研究所在生殖生物学研究领域人才断层的损失得以弥补,并呈现了人才辈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曾任第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567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