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物所 | 中科院
 

野生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主讲 何宏轩)
撰写人: | 发布时间:2016-06-14

  5月22日第93期的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讲堂上我们迎来了中科院动物所的博士生导师何宏轩研究员,在这个难得的好天气里面,由他给我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野生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的讲座。何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野生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机理方面,在这次讲座中,他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野生动物,认识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

  野生动物疫病是指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流行,对野生动物种群构成威胁或可能传染给人类和饲养动物的传染性疾病。严重的野生动物疫病甚至会对野生动物种群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埃博拉病毒在刚果地区大面积爆发的时候,就造成了该区域大猩猩种群的规模锐减,在受灾严重的地区大猩猩的种群数量甚至下降了95%。而由动物携带病原体引发的人类疫病传播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屡见不鲜,例如十多年前由SARS病毒导致的“非典”就在我国引发了较大的恐慌并造成了相当数量的人员伤亡。而经过了缜密的动物溯源之后,研究者发现蝙蝠才是SARS病毒的原始宿主,也就是说,它们很可能就是引发“非典”的罪魁祸首。

  甚至可以这样说,人类历史记载中那些非常严重的疫病背后大都有着野生动物的影子。但是究其原因,那些携带了病原体的野生动物其实也是相当冤枉的。在人类活动范围之外正常生活的野生动物由于长期的适应与协同进化,其身上携带的各种病原体与这些野生动物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许多病毒可以寄生在野生动物的体内或体表,但是对这些宿主的伤害性其实并不大。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增加,与这些野生动物接触的机会也大大的增加。于是野生动物身上那些原本不会传播给人类的病原体也有了接触人类的机会。由于人类原本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病原体,身体内也不存在对这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很有可能使得这些病原体在人群中迅速的扩散,而病原体在人体内的繁殖也会导致各种严重的疾病。

  从长时间尺度来看,由于我们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能力,绝大多数病原体在人类中的传播都会被自发的控制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病原体的致病力很强,就会导致比较严重的人员伤亡。

  通过此次讲座,我们认识到了野生动物携带的病原体可能对人类带来的危害,那么如何科学的与野生动物进行接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每次野外科考的过程中,都会不遗余力的和小营员们强调与野生动物“接触”的原则,比如保持距离、不要随意触摸野生动物等。这样做一方面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避免它们由于过度惊吓导致行为失常,甚至出现攻击人类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未加防护的随意接触野生动物可能会带来未知病原体的感染,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希望通过我们的讲座,给大家带来更多科学的知识,让大家能够科学的观察、接触和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文/陈迟)

讲座现场 摄影/买国庆

主讲人何宏轩研究员 摄影/买国庆

科学图片

认真听讲座的大小观众 摄影/买国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