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振黄
寿振黄 (1899年2月—1964年7月)浙江诸暨人。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生物系,同年赴美国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深造,曾在著名鱼类学家乔丹(D.S.Jordan)指导下从事鱼类分类学研究。后在霍布金海滨生物研究所希兹教授指导下研究甲壳类生活史。1926年获硕士学位,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格林纳尔教授指导下进行鸟类学和兽类学研究。1928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在清华大学任教达8年之久,1936年1-9月以访问学者身份到欧洲访问。此后在静生生物调查所动物部担任技师,并在中国大学、中央水产试验所、辅仁大学等单位兼职。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国科学院接收静生生物调查所并成立标本管理委员会。他担任委员,研究员。他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兽类学研究组,担任组长。1957年动物研究室扩建为动物研究所,他被聘为研究员,兽类学研究室主任。1959年任动物生态学研究室主任。1962年动物所与昆虫所合并为动物研究所,他被任命为副所长。
寿振黄从事动物学研究三十余年,在诸多领域中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我国脊椎动物学和动物生态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早期以鱼类学、鸟类学研究为主,后期主要研究兽类学。从1927-1964的37年中,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一百余篇有关脊椎动物分类学、形态学、古生物学、生态学的论文和专著。他的主要贡献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1、鱼类学:他是我国以国际分类学通用准则研究中国鱼类的第一位中国学者。曾与美国鱼类学家B.W.Evermann 共同研究华东鱼类的分类,于1927年发表《华东的鱼类及一些新种的描述》。对华东和华北鱼类的分类学、形态学、生态学均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先后发表17篇论文,为创建我国鱼类学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2、鸟类学:他是我国现代鸟类学研究的奠基者之一。1927年,在美国发表的有关福建省鸟类的论文是第一篇有关中国鸟类研究的论文。在静生生物调查所时,他根据秉志先生的建议,由研究鱼类学改为研究鸟类学,对我国的鸟类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收集了大批标本。在积累近十年宝贵资料的基础上,先后表鸟类学论文40余篇(册),如专著《河北省鸟类志》,分析了鸟类栖息生境、生活习性、区系形成的自然环境条件等,并首次用统计学方法测量鸟类的雌雄成幼的量度,使之成为精确分类的依据。这一专著被誉为我国地方动物志的重要典范。
3、兽类学:为了填补我国兽类学研究的空白,在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的动员下,毅然担负重任,进行了大量区系调查工作,着手分类学和动物地理学研究,然后转向动物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还注意开展狩猎生产中合理利用资源动物的研究。于1958-1962年完成了一系列专著,如:《东北兽类类调查报告》、《红松直播防鼠害之研究》《毛皮兽图说》、《中国经济动物之一—兽类》。还发表学术论文25篇。
4、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他于1956年赴民主德国参加“啮齿兽的生物学和防治会议”并参观了自然保护区,他在1957年1月12日向中科院提交的总结报告中特别指出:“外国科学家对中国的爱护,似在我们之上,值得我们反省,他们建议从速建立自然保护区,提出狩猎法”。1958年9月,他与吴征镒联名向云南省人民政府提出“筹建自然保护区的建议”,云南省政府在当年就正式建立了西双版纳勐仓自然保护区,于1959年计划筹建24个自然保护区。
他不仅为动物研究所培养了一支研究哺乳动物的专业队伍,而且在他的影响下,中科院系统有关研究所也都建立了兽类学研究组、研究室,推动了我国兽类学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