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青藏高原的生活足迹可以追溯到至少20,000年前。在全新世的不同阶段,由于人类可利用的技术(如细石器)和农牧业(如驯化的小麦,青稞和绵羊)的出现,青藏高原上的人口出现了大规模间歇性的扩张。
蒋志刚等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撰文指出,Elsen等人的研究结论与中国保护实际不符,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就是“大数据陷坑”。他们呼吁使用大数据分析时应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该文发表后,Elsen等做了跟进...
灵长类生态学研究组与英国卡迪夫大学等单位合作,利用二代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2000、Illumina HiSeq2500),对81个分布于中国境内17个采样点的野生猕猴个体进行了全基因组深度重测序,并通过种群基因组学分...
研究首先发现由卵细胞建立的孤雌单倍体干细胞,在高代次条件下,删除与Kono实验室相同的两个印记区段并注射进第二个卵细胞后,同样能发育得到“两个母亲”的孤雌小鼠。
焦建伟研究团队发现母体低体温与胎儿大脑皮层的发育密切相关。在诱导孕鼠低体温后,胎鼠大脑皮层内神经干细胞增殖比例的增加,而分化的神经元的比例减少,并且会促进胎鼠大脑内一种冷激活蛋白-RBM3的表达量增加。
研究发现在缺失Cyclin B1的条件下,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仍旧可以恢复,并排出第一极体。Cyclin B1敲除后的雌性小鼠不能生育,主要是由于MPF活性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开始这一转变过程中无法快速升高...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者间叶组织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新发和死亡肝癌患者发生在中国,但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尚不清楚。线粒体功能异常和线粒体代谢紊乱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同时...
在生物学研究中,如何对正常或病理状态下的动态生物系统进行有规律的操控,主要取决于是否可对靶细胞基因组进行有效而精准的调控。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使针对特定位点的基因编辑以一种更为简便、自如的方式进...
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的研究团队联合攻关,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首次实现了SIRT6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的全身敲除,获得了世界上首例特定长寿基因敲除的食蟹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