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动物分典》工作进展情况(4)——鱼类编纂工作已告尾声

鱼的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从深海到浅滩,由湖泊至陆地洞穴、从阿拉斯加及西伯利亚的冰川到赤道沼泽的温泉,都有鱼的活动踪迹。在我国古籍中,鱼类记载很多,内容也十分丰富。古人在漫长的历史中,无论是鱼的食用、观赏、药用等方面都积累了颇丰的知识,对鱼类的形态、生态、分布、经济利用等方面的记录,至今都有重要参考价值。鱼类与人类十分密切的关系古来有之,不仅古人早以鱼为食,鱼类还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工业材料、科研用品、生物医药以及生活用品等等。

明朝屠本畯的《闽中海错疏序》写到:水族之多莫如鱼,而名之异亦莫如鱼,物之大莫如鱼,而味之美亦莫若鱼。因此,科学地鉴定和系统地整理我国有史以来鱼类的所有名称,是一项意义重大且十分艰巨的任务。

动物所鱼类学家李思忠研究员和张世义先生从2007年起,承担了这项艰巨的任务。针对鱼古名的特点(古名多、分布不均、鱼偏旁字多),查阅了我国有文字记录以来到1911年的大量古代文献资料,依据鱼类的形态、生态、分布、常用名等一一予以仔细考证,按照1984年的《中国鱼类系统检索》归入各个分类阶元,个别种分类系统变更及新增种依《Fishes of the world 1984年第二版》顺序插入相应位置,对有异议的种类及种名的变动、种类的合并等问题与有关专家进行了反复论证,参照多位我国鱼类专家的论文著述,一一落实,最后给出所有种的中文名(包括古名、现代学名、民间俗名)、英文名和拉丁文名,可以说是现代人研究古籍鱼类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

鱼类涉及的种类很多,也颇为繁杂,其中涵盖编纂细目(含题解、综述、纪事、杂录、图表)最为齐全的有中华鲟等34种,各类图表约有300幅,全部文稿约50万字,现已基本完稿。

值得一提的是,我所著名鱼类学家李思忠先生是以86岁高龄毅然接受了《鱼纲总部》主编的重任,却在将全部精力投入于这项工作之初(2008年)就因病抱憾离世。李先生一生坎坷,把毕生的经历都投入到我国鱼类研究之中,硕果累累,最终的生命火花也是熄灭在科研工作之中。就在李先生弥留之际,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仍然念念不忘工作任务,对前来探望他的王祖望总编反复表示:“我没能完成任务,我对不起您呀!”

此后,王祖望总编委任张世义先生继承了李先生的遗志,年逾七十岁的张先生在身体多病的不利情况下,挑起了鱼类主编的重担,承担了几乎全部文稿的编纂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如期完成了任务,于2012年2月15日在《动物分典》编委会做了总结汇报,得到了编委会全体委员的肯定和祝贺。至此,鱼类编纂工作已告尾声。(《动物分典》编委会/文)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  编:100101
电子邮件:ioz@ioz.ac.cn
电  话:+86-10-64807098
传  真:+86-10-648070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