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亚太地区昆虫学大会在京顺利召开
受亚太地区昆虫学联合会(AAPES)委托,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IOZ,CAS)和中国昆虫学会(ESC)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亚太昆虫学大会(The 6th Asia-Pacific Congress of Entomology,APCE)”于2009年10月18~22日在中国北京九华山庄隆重召开。这是亚太地区昆虫学界最高级别的盛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来自世界各国,特别是亚太地区17个国家和地区的昆虫学工作者欢聚一堂,交流最新的昆虫学研究成果。这次大会是继1992年第19届国际昆虫学大会之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国际昆虫学术会议,对于促进和扩大我国学者与国际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昆虫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增强我国在国际昆虫学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捷克、法国、英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度、伊朗、日本、马来西亚、巴基斯坦、韩国、沙特阿拉伯、泰国共16个国家和地区的137名代表及来自中国大陆29省市自治区的481名代表,共计618人参加了此次盛会。会前共收到论文摘要490篇,384页的论文摘要集(Proceedings of the 6th Asia-Pacific Congress of Entomology)及会程手册(Programme)已于会前印刷,报到时发到与会代表手中。
开幕式由副理事长康乐研究员主持,理事长黄大卫研究员致欢迎词,学会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李志毅研究员致辞,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组委会邀请了5位国际知名专家做大会报告(Plenary lecture),分别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David L. Denlinger教授做“极地的昆虫生命:北极生存 Insect life at the extreme: surviving in Antarctica”、日本国家农业生物研究所的Tetsuro Shinoda教授做“保幼激素生物合成及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Recent progress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juvenile hormone biosynthesis and action”、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康乐研究员做“化学信息在三级营养系统中的联系Linkage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through tritrophic system”、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 Ary Hoffmann教授做“昆虫对气候的特化种与泛化种Insect climate specialists and generalists”及韩国安东国立大学的Yonggyun Kim教授做“昆虫寄主与寄生物:分子上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Insect host and parasite: molecular interactio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的报告。
大会组织了17个专题(Symposia)进行学术交流:1. 害虫可持续管理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PEST INSECTS(组织者:吴孔明、王振营);2. 杀虫剂、抗性及毒理学PESTICIDES, RESISTANCE & TOXICOLOGY(组织者: 高希武、韩召军、Tadashi Miyata、Siwoo Lee) ;4. 城市昆虫学、仓储昆虫学及采后昆虫学URBAN, STORED PRODUCT & POST HARVEST ENTOMOLOGY(程家安、William Robinson);4. 昆虫生态学INSECT ECOLOGY(组织者: M. N. Parajulee、陈法军);5. 遗传学、基因组学、转基因及进化生物学GENETICS, GENOMICS, TRANSGENICS & EVOLUTIONARY BIOLOGY(组织者: 黄勇平、Denis Tagu、Sige Zou);6. 昆虫病理学、寄生虫学及生物防治Insect Pathology, Parasitology and Biological Control(组织者: 王成树、陈新文、陈学新、张帆);7. 医学昆虫学与兽医昆虫学MEDICAL & VETERINARY ENTOMOLOGY(组织者: 陈斌、Guiyun Yan);8. 昆虫的发育和变态Development and Metamorphosis (组织者: 李胜、赵章武、冯启理);9. 生理学与生物化学PHYSIOLOGY & BIOCHEMISTRY (组织者: 赵小凡、徐卫华、叶恭银);10. 昆虫行为及入侵种Insect behavior and INVASIVE SPECIES(组织者:万方浩、孙江华、O. Tadauchi、徐环李);11. 系统学、系统发育及动物地理学SYSTEMATICS, PHYLOGENY & ZOOGEOGRAPHY(组织者: 卜文俊、朱朝东);12.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CONSERVATION, BIODIVERSITY & CLIMATE CHANGE(组织者: 徐汝梅、陈法军、George Roderick、Steve Coulson);13. 昆虫与植物的相互关系INSECT-PLANT INTERACTIONS(组织者: 王琛柱、施祖华);14. 同源转基因和异源转基因抗虫作物研究的现状及展望PROXIMITY AND PROSPECT ON CISGENIC AND TRANSGENIC INSECT RESISTANCE RESEARCH IN CROP PLANTS(组织者: 倪新智、何康来);15. 功能农业生物多样性FUNCTIONAL AGROBIODIVERSITY(组织者:Kazuo Hirai 、Koichi Tanaka、Wang Zhenying);16. 实蝇的治理management of tephritid fruit flies(组织者: Ronald Fook Lin Mau、季清娥);17.媒介生物性疾病及防治VECTOR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组织者: 赵彤言、薛瑞德)。共有240人做了分组报告(Oral Presentations),182篇论文进行了墙报展示与交流(Poster Presentations)。
大会经过3天热烈而富有成效的学术活动后,于10月21日下午6时举行了闭幕晚宴(Congress Banquet)。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助理孙江华研究员主持了晚宴。本届亚太地区昆虫学联合会执行主席黄大卫研究员宣布了下届联合会理事会选举结果,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研究员接替他担任常务理事,并为我国在下届理事会中新增加了两名理事,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乔格侠研究员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雅林教授担任,使我国大陆的理事成员由1名增加到3名。黄大卫研究员最后宣布,第七届亚太昆虫学大会将在印度举行。经过全体代表、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共同努力,第六届亚太昆虫学大会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并在热烈欢快的小型民族歌舞表演中结束。
本次大会由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协办,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Beijing Institutes of Life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IOZ,CAS)的资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学会期刊部 孟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