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国际蚜虫学大会在京顺利召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主办的第九届国际蚜虫学大会(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hids)于2013年6月2~6日中国北京亚奥国际酒店顺利召开。蚜虫类是动物界具有最复杂生活周期类型的类群之一,是研究生殖模式演化、物种分化、生物间关系等重大科学问题的极好模型。一些蚜虫物种为世界性重大农林害虫,相关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对于害虫防治实践及理解害虫演化机制有重要价值。国际蚜虫学大会是蚜虫学领域最高级别的盛会,每四年一届,自1981年起已在欧洲和澳洲举行八届,本届大会是该会议第一次来到中国和亚洲,为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团聚在一起,共同探讨蚜虫学研究最新进展和重大科研问题搭建了广泛交流的平台。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土耳其、格鲁吉亚、立陶宛、捷克、德国、比利时、瑞士、荷兰、法国、英国、波兰、瑞典、加拿大、美国、智利、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共20个国家和地区66家科研院校的187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开幕式上首先由大会主席乔格侠研究员致欢迎辞,并介绍了中国蚜虫学研究的历史和进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康乐院士代表会议主办单位和中国昆虫学会致欢迎辞,并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动物所以及中国昆虫学的发展现状,鼓励国际同行积极同中国科学家开展合作。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国际组织处王振宇处长代表主办方的主管单位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的历史及近年来中科院国际合作的相关情况,并祝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大会组织了4个专题(Session)进行学术交流,每个专题都邀请了3位专家分别做大会报告(Plenary lecture)和分会报告(Session Keynote Talk),包括法国国立农业科学研究所Jean - Christophe SIMON教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昆虫系W. Freddy TJALLINGII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吴孔明院士等共12位国际知名学者。此外还有57人做了学术报告(Oral Presentations),37篇论文进行了墙报展示(Poster Presentations)。与会专家从蚜虫多样性与系统学、以蚜虫为模式动物的相关研究、蚜虫生物学和生态学、农林和园艺有害蚜虫防治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交流。
大会经过5天热烈而富有成效的学术活动后,于6月6日下午5时举行了闭幕式和晚宴(Closing Session & Farewell Party)。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志毅书记首先代表主办单位祝贺本届大会成功举办,感谢所有参会专家分享他们最新的研究进展,欢迎各国专家在未来工作中能够与动物所开展更多的合作。闭幕式上,所有与会代表还一致表决通过了土耳其尼代大学举办2017年第十届国际蚜虫学大会的申请。
经过全体代表、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共同努力,第九届国际蚜虫学大会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本届大会的成功举办在向国际同行展示中国蚜虫学研究成果的同时,促进和扩大了我国蚜虫学工作者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我国蚜虫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增强了我国昆虫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本届大会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Bureau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Beijing Institutes of Life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江苏科农航空技术有限公司(Jiangsu KeNo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及《Insect Science》编辑部的资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文/ 蚜虫系统进化研究组 姜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