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有关蝙蝠作为SARS病毒自然宿主的研究成果在SCIENCE上发表
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蝙蝠更可能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该项研究结果于2005年9月29日在Sciencexpress发表,为预防可能暴发的新的SARS病毒病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为第一完成单位,我所李文东(研究生)为第一完成人,张树义研究员为通讯作者之一。
众所周知,2002-2003年暴发的SARS波及26个国家和地区,造成8098例感染,774人死亡。一种新的冠状病毒被鉴定为SARS的病原。在寻找SARS病毒的溯源过程中,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养殖的果子狸可能是SARS病毒的宿主。
动物研究所李文东(论文排序中的第一作者)、张树义及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研究员等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关注到:蝙蝠在南方一些地区被作为野生美味和中药被人们食用,同时蝙蝠近年来已被证实是一些重要动物源传染病病毒病原(既可以感染人又可以感染动物)的自然宿主,而这些被病毒感染的蝙蝠基本不出现临床症状。因此,联合研究小组将 SARS病毒溯源集中在蝙蝠身上。
从2004年3月开始,联合研究小组在广西、广东和湖北三个地区采集的3个科6个属9个种共408只蝙蝠的血清、咽拭子和肛拭子样本进行SARS病毒抗体和抗原基因的检测,结果发现在广西和湖北采集的菊头蝠属的4个种里发现SARS病毒抗体和抗原,某些种如大耳菊头蝠显示70%以上的抗体阳性率。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在广西和湖北2个地区检测到的3株病毒显示比感染人的SARS病毒更大的遗传变异,蝙蝠SARS病毒的这种遗传多样性提醒人们,SARS病毒有可能来源于蝙蝠。但是这些蝙蝠病毒如何跨物种传播到人类,还需要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
该项研究在国家科技部和欧盟等项目的资助下,同时联合了国外三家研究单位,分别是澳大利亚科工委组织(CSIRO)的动物健康研究室(AAHL)、昆士兰主要工业和渔业部以及美国保护医学中心。在研究中,科学家们在采样过程中严格遵循国际保护动物的准则,未杀害任何一只蝙蝠。并指出:包括蝙蝠在内的野生动物携带各种病毒是进化的结果,是正常的自然现象。食虫蝙蝠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动物类群,包括菊头蝠在内的各个种类是很多农、林业害虫最重要的天敌。我国很多地区的虫灾泛滥与蝙蝠数量急剧下降密切相关。我们切不可因为此项研究结果的公布而对蝙蝠开杀戒。蝙蝠数量少了,蚊子携带的登革热等流行病暴发的可能性便会大大增加。同时也再次给人们警示:蝙蝠吃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