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昆虫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在福州顺利召开

中国昆虫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在福州顺利召开

中国昆虫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于 2005年10月26~29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胜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9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42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摘要188篇,并于会前印刷装订成册,开会时发到了与会代表手中。

  10月27日上午9时,中国昆虫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在西湖宾馆贵宾楼二楼10号会议室正式举行,开幕式由中国昆虫学会秘书长、中科院动物所李典谟研究员主持,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动物所黄大卫研究员致开幕词,大会特邀来宾中国科学院院士印象初研究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家骅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校党委书记王豫生教授到会并致词。

在与会代表合影留念之后,开始了大会发言。按照会议的议程,10月27日全天共有10位从事昆虫学不同领域研究的专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1.印象初:蝗虫分类的回顾与展望

2.唐振华: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研究进展

3.曾  玲:重大入侵害红火蚁的监测与防控

4.徐卫华:昆虫滞育研究进展?个体、细胞、分子水平的回顾

5.尤民生:福建昆虫学50年

6.刘树生:B型烟粉虱入侵生物学

7.张智强:昆虫多样性与分类学障碍----新世纪的挑战与机遇

8.罗礼智:红火蚁的发生与防治

9.沈佐锐:农林害虫防治决策的网络平台:从第一代Internet到第二代Internet

10.吴厚永:环境改变对虫媒传染病流行的影响

    大会报告充分反映了我国当代昆虫学的研究水平,尤其突出了当前大家关注的昆虫学的研究热点,如:外来种入侵的生物学问题等,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赞许。

    福建省农科院副院长刘波研究员、原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昆虫所李丽英研究员、福建昆虫学会副理事长陈顺立教授分别主持了上下午共三个时段的大会报告。

 10月28日上午和10月29日大会分成生理生化与毒理、生物防治;昆虫生态、农业昆虫、林业昆虫;昆虫分类、医学昆虫、资源昆虫;蜱螨四个学术组进行了分组讨论。生理生化与毒理、生物防治学组共收到论文54篇,18人做了分组报告,突出的特点是会议报告充分显示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层次和技术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科学问题研究的方法论上,已从单一依赖几种技术与方法的研究手段上升到传统技术方法与多种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有机整合。昆虫生态、农业昆虫、林业昆虫学术组参加讨论的代表约100人,23人做了分组报告,分别围绕昆虫生态和农林昆虫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体现了我国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昆虫分类、医学昆虫、资源昆虫组有60多位代表参加,17位做了分组报告,大家畅所欲言,共述学科发展的困惑、挑战和突破。蜱螨学组是在参加此次大会的同时召开“第八届蜱螨学学术研讨会”。参加交流的代表70人,提交论文30篇。讨论会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八届蜱螨会议”专题报告会,他们的专题发言各有特色,具有学科前沿的高度和深度,富有启发意义;第二部分为代表关于各自研究工作发言;第三部分为工作研讨会。各位专家交换了蜱螨学学科的动态信息,总结了蜱螨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大会于10月29日下午16:50闭幕,闭幕式由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唐振华研究员主持,四个学科分组的负责人汇报了分组学术讨论情况,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会议是我国昆虫学领域又一次圆满成功的会议。这对加强国内同行的广泛交流与精诚合作,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战略要求,凝炼并协作开展昆虫学重大科学问题的科学研究以及推动我国昆虫学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必将产生深远的持久效应。闭幕式上颁发了蒲蛰龙学者科学基金奖,广东省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庞义研究员介绍了该奖项的评审过程。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刘树生研究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张艳璇研究员分别获此殊荣。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钟宁研究员在其所致的闭幕词中对2005年学术年会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对中国昆虫学研究的未来进行了美好展望。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  编:100101
电子邮件:ioz@ioz.ac.cn
电  话:+86-10-64807098
传  真:+86-10-648070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