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网2006年6月20日“要闻”栏目报道:《现代生物学》封面文章:大熊猫仍具有长期续存的遗传进化潜力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群体在大熊猫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根据该研究群体自主建立的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方法,通过对我国重要保护区??王朗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发现该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远远超过人们先前的估计,并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该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这种牵动全球亿万人心的可爱动物,仍然具有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在得到中国政府强有力的保护管理下将拥有美好的未来。今天出版的国际著名生物学刊物《现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Current Biology是国际公认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顶尖刊物之一。 大熊猫是全世界所关注的濒危物种,也是世界自然保护的象征。它的超凡魅力不仅来自于其黑白分明、憨态可掬的迷人外表,亦来自于它远遁深山、以竹为生的独特习性。目前大熊猫仅分散分布于我国中、西部的6大山系。由于天性机警和分布区域内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多年来在野外很难直接对这种动物进行跟踪研究。 研究人员介绍说,传统的调查方法主要基于大熊猫粪便中的竹茎咬节与咀嚼程度进行个体识别,并辅以巢域、移动距离等宏观生态数据。然而,不同学者对大熊猫粪便内的竹茎咬节是否具有个体特征存在争议。为此,在中国科学院海外创新团队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与四川省林业厅、王朗自然保护区和英国卡迪夫大学有关专家合作,在进行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时另辟蹊径,通过一种新的非损伤性遗传取样法对王朗自然保护区内的大熊猫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以非损伤性遗传取样为基础的微卫星DNA分析,能够在不干扰大熊猫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利用野外常见的大熊猫粪便样品准确鉴定大熊猫个体。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王朗自然保护区现存大熊猫种群数量为66只,比该地原有调查结果高两倍多。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分子生物学方法更能准确地进行个体识别,此外,不同的抽样强度、扩散与迁移生态过程等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种差异的出现。另外,上述研究还表明王朗大熊猫种群尚是一个保持较高遗传多样性的健康种群,具有复壮乃至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研究者们推测,如果上述研究结果在其他保护区内进一步得到证实,那么目前野生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将超过人们先前的估计。在国家长期有效的保护管理下,这种牵动亿万人心的可爱动物将拥有一个值得期待的美好未来。 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的真实存在。就濒危野生动物而言,种群数量既是抑制其发展壮大的一大“瓶颈”,亦是准确评估其濒危等级、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之基础。据了解,30多年来,我国政府与各级主管部门已多次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大熊猫种群进行了本底调查,仅全国性的大熊猫普查就已开展了3次。然而,与第一次调查相比,全国第二次大熊猫调查的结果表明,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已急剧下降。令人备感鼓舞的是,在2002年完成的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出我国野生大熊猫栖息地质量逐步改善、种群数量稳中有升的良好势头,这表明我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采取的一系列强力保护措施,如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网络,禁止偷猎等正日益凸现出其生态效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