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研究所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建的“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研究站”举行挂牌仪式
2008年7月30日,由动物研究所和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建立的“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研究站”在保护区位于海拔4600米的五道梁保护站举行挂牌仪式,动物研究所魏辅文副所长和保护区管理局肖鹏虎副局长共同为站牌揭幕。
动物研究所是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拥有从事鸟类、兽类、无脊椎动物以及各类昆虫类研究的创新团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动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参与了青藏高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分类、区系、动物地理及动物多样性保护等一系列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
近年来,在铁道部、青海省林业厅和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青藏铁路沿线及外围地区野生动物状况进行了调查、监测,完成了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方案的设计、施工期野生动物监测等研究课题,并且对可可西里藏羚种群现状及藏羚等高原有蹄类动物对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的适应性进行了专门研究,积累了大量历史资料,为国家林业局、铁道部等提供了相关的监测报告,研究结果被国际著名科学期刊《自然》发表,这对宣传我国青藏铁路建设成就和树立我国政府在保护青藏高原珍惜濒危野生动物方面做出巨大努力的国际社会形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7年,该研究成果还获得了铁道部重点科技成果一等奖。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括了我国境内重要的高原生态系统类型,尤其高原特有的高寒草地、荒漠及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及其相关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和自然景观,为世界罕见,是开展高原动物学研究的理想场所。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1986年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救护,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
为提升我国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优势互补作用,促进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青藏高原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与管理做出原创性的重大贡献,经友好协商,双方决定共建“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研究站”。研究站将秉承开放、协作、联合的理念,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管理工作者加盟,在青藏铁路对高原有蹄类动物的影响、青藏铁路对沿线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综合评价、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监测方法和种群数量调查方法培训、种群隔离对高原野生动物遗传多样性与保护遗传学研究以及动物疫病对野生动物危害及生态安全的风险评估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将研究站建设成为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研究、保护、宣传及科普教育基地,为青藏高原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管理与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