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发现啮齿动物为油麻藤提供传粉和种子传播双重服务
动物媒介所提供的传粉(当“红娘”)和种子传播(当“播客”)是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由于花与果实(种子)在形态、结构、营养和物候等各方面所形成的巨大差异,同一植物的传粉和种子传播服务通常分别由不同动物类群(物种)来承担,实行“分包式服务”。然而,在自然界中,同一动物能否为同一植物既完成授粉服务,又提供种子传播服务?这种同一动物为同一植物所提供的“一条龙贴心服务”(即“双重互惠”现象),在自然界中却知之甚少。
为了证实啮齿动物作为双重互惠者在同一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等服务中的有效性,对四川都江堰地区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的动物传粉和种子传播进行了多年实地调查。研究结果为啮齿动物能为同一植物提供双重互惠服务的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发现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和小泡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等啮齿动物是油麻藤花朵的常见访问者,并通过爆裂传粉而充当了主要的传粉者,确保了成功授粉和结实。除了啮齿动物,发现花面狸(Paguma larvata)也经常访花,并能进行爆裂传粉。另外,通过多年连续追踪标记的油麻藤种子,首次证实这些啮齿动物也是油麻藤的有效种子传播者,即通过分散贮藏方式来为其“播种”,部分种子甚至历经被多次搬运和贮藏,并最后存活到萌发和幼苗出现。更重要的是,该研究是首次在欧亚大陆发现了罕见的双重互惠现象。此外,油麻藤物种与分散贮藏的啮齿动物之间所形成的双重互惠现象发生在具左右对称花的干种子植物中。这也是极为罕见的。基于油麻藤属的物种和相关啮齿动物在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区域的广泛分布情况,该现象可能普遍存在,值得深入调查研究。由于人为干扰景观中的动物传粉和种子传播等关键服务功能极易缺失,隐性灭绝风险加大,这种罕见的双重互惠现象可能对人类干扰环境下这些油麻藤物种的种群保护至关重要,同时也非常必要深入研究和保护以油麻藤与啮齿动物为代表的双重互惠现象。
该项研究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动物学会会刊《Integrative Zoology》(2021)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肖治术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1749-4877.12603
图1 赤腹松鼠为油麻藤授粉(图片来自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拍摄,陈立军)
图2 啮齿动物对油麻藤种子的取食和传播(a, 松鼠存在区域;b, 松鼠缺失区域)
2022年8月29日,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垒研究组与南开大学陈佺课题组联合在PNA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Mitochondrial outer membrane protein FUNDC2 promotes ferroptosis and contributes to doxorubicin (DOX)-in...
2022年8月26日,Science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李伟研究员与周琪研究员团队合作完成的题为A sustainable mouse karyotype created by programmed chromosome fusion 的...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不断加剧,人类社会正面临一系列生态危机和挑战,如物种灭绝、资源枯竭、有害生物暴发、动物疫病流行等。研究和揭示大尺度气候对动物种群时空动态的影响,对于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的生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