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莫等“昆虫大灭绝,人类两行泪”
■本报见习记者 韩扬眉
生境千万处,保护第一条,昆虫大灭绝,人类两行泪……
近日,“小不点”昆虫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国际期刊《生物保护》发表了一篇关于全球范围内昆虫减少现状及其驱动因素的综述报告。英国《卫报》报道甚至称,全球昆虫或在100年内灭绝,并带来生态灾难。
近一半昆虫物种正迅速减少
该报告对全球73项有关昆虫减少的历史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了潜在的驱动因素。报告强调,目前全球昆虫多样性正处于“糟糕”状态,几乎一半的物种正迅速减少,1/3的物种正濒危灭绝。几十年后,全球40%的昆虫物种将灭绝。
结论令人震惊。难道今后“虫儿飞”的场景只能定格在童谣里?放飞萤火虫,制造浪漫气氛也将成为无法再现的永恒桥段?
论文第一作者、悉尼大学研究员桑切斯—巴约表示,地球历史上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即将开始,各种趋势证实,这次大灭绝事件将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灾难性后果。
“昆虫是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事昆虫学研究20余年的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朱朝东指出。
在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第一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发生。该事件持续了50万年,导致大约80%的物种绝灭。后来的几亿年里,又相继发生4次大灭绝事件,最短持续几万年,最长持续数百万年。
直至人类出现后,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事件悄然上演。“历史上前5次大灭绝持续时间很长,而这一次是百年尺度的事件,而且速度比先前快得多。”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告诉《中国科学报》。
“先前的物种大灭绝是基于大规模的自然灾难性事件,如火山活动、小行星撞击等。气候变化被普遍认为是最接近的原因。如今,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以及农业生产方式、城市发展也在快速改变着全球自然环境。”朱朝东告诉《中国科学报》。
古生物学家通过对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化石研究发现,每一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发生后,都伴随着生物的复苏和发展,昆虫也不例外。
“大灭绝发生后空出很多生态位和生态空间,并伴随新的昆虫类群爆发、演化。前5次大灭绝事件持续时间都比较长,这会给物种一定的反应时间,使其演化出创新性机制来抵消大灭绝的影响。生存下来的物种等生态系统恢复之后会演化出其他新物种。”王博表示,而这一次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物种减少的速率实在太快,生态系统已面目全非,原有的物种甚至尚未积累下适应能力便灭绝了,同时也未给新物种演化提供时间。
“知识”与现实的巨大差距
该研究被认为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我们所知道的”与现实仍存在巨大差距。
“毫无疑问,全球范围内昆虫物种数量正在减少,这在过去被忽视了,但根据目前掌握的数据还很难估计它们的严重性。”在朱朝东看来,这篇综述报告的结论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张。
朱朝东认为,以“减少”为关键词检索文献的方法,使昆虫减少幅度最终看起来特别大。同时,在昆虫类群代表性与分类上也存在偏差。
严重的地理分布偏差也使结果与现实不尽相同。从事昆虫学研究的中科院动物所博士后米歇尔·奥尔告诉《中国科学报》,研究样本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特别是北美和欧洲的温带地区,未充分涵盖多样性更丰富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
究其原因,北美和欧洲昆虫研究实力较强,保留着相对全面的历史记录,其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信息并不完整或缺乏。
此外,不同时期的昆虫物种有很大的变异性,需要长期的监测数据支撑,而这样的研究非常缺乏。“尽管作者在文中承认了这一点,但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米歇尔·奥尔说。
研究发现,昆虫生境变化是导致其下降的主要原因。朱朝东对此表示认同,“昆虫物种的特征与它们的易感性相关,需要独特生存资源的昆虫通常会在陆地系统中面临更大的风险,而长期‘定居’某地的物种进入到新栖息地时表现不佳,繁殖缓慢的物种也受到强烈的影响”。
在他看来,昆虫如何生存以及在哪儿生存比它们属于哪一特定类群更重要。“比如,山顶上的昆虫通常比其他地方的昆虫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而对于甲虫这种生存方式更多样的大种群昆虫来说,情况会变得更复杂。”
因此,最有效的昆虫保护策略或许就是尽量不破坏它们的原始生境,“但难度特别大”,王博说,人类能做的就是意识到昆虫的重要性,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亟待开展昆虫多样性长期监测
迄今为止,昆虫是多样性最丰富、数量最多的动物,在生态系统功能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并没有全面了解昆虫本底资料及其变化趋势。朱朝东认为,原因在于缺乏长期持续性的监测数据。
他坦言,昆虫多样性和趋势监测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历史数据非常少,开展多样性和多角度分析的难度大。
与处在食物链顶端的大型脊椎动物相比,昆虫个头微小,其多样性和重要性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昆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差异,远远超过了鸟类或大型哺乳动物。此外,尽管只有5000多种哺乳动物和100多万种昆虫,但目前对前者的研究力度更大。”朱朝东说。
在中国,过去几年来,中科院建设了昆虫多样性监测网,科技部、中国昆虫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相关机构支持并开展了针对不同生态功能的昆虫多样性调查和监测研究,期望摸清昆虫物种多样性及其动态,探索昆虫多样性保护机制。
“但中国还缺乏针对昆虫多样性的长期监测规划,目前尚处在物种本底调查阶段。”朱朝东直指问题关键。
他提出,当前迫切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一支昆虫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的专业队伍,围绕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群,在基因、物种、种群、群落等水平上进行全面而长期的监测与分析。
相关论文信息:DOI:10.1016/j.biocon.2019.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