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主要草原区有害昆虫多样性调查”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
2020年9月2日上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推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主持承担的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主要草原区有害昆虫多样性调查(编号2019FY100400)”项目启动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召开。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王祎处长、项目管理部门国家林草局科技司郝育军司长、国家林草局草原司宋中山副司长、项目主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勇副所长和战略规划部杨维主任等出席会议。项目及课题负责人现场参加了会议,来自23个参加单位的科研骨干等100余人,通过网络视频会议方式参加了会议。
启动会分4个阶段进行。开幕式由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宋红竹处长主持,赵勇副所长致欢迎词,王祎处长和宋中山副司长分别就项目研究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和配合国家草原有害生物调查等提出了建议。国家林草局科技司郝育军司长讲话,宣读了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并一一向各位咨询专家颁发了专家聘书。项目咨询专家组由陈宜瑜院士任组长、康乐院士和宋中山副司长任副组长,乔格侠研究员、彩万志教授、张泽华研究员、闫峻副总站长、王卓然处长等被聘为咨询专家。
会议第二阶段由陈宜瑜院士主持,项目主持人张润志研究员以及杨定、薛怀君、方国飞、涂雄兵、王宁等课题主持人,分别汇报了项目和各个课题的研究工作方案。康乐院士等咨询专家听取了汇报,对项目整体安排、各个课题的方案设计以及课题间的协调等,均提出了详细的建议和意见。陈宜瑜院士最后代表专家组指出,该项目设计将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与国家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密切结合,具有基础性调查专项及时为国家需求提供支撑的显著特点,专家组相信该项目能够保障任务目标的完成,并同时能为国家草原害虫的管理与防控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第三阶段,项目组就项目进行中特别需要提前注意的标本采集、制作与整理,标本数字化、数据验收及汇交标准以及财务管理与经费合规合理使用等重要问题,分别邀请了中科院动物所任立博士、国家动物博物馆李大立老师和动物所财务资产部周阳部长进行了讲座和相关内容培训。
最后,项目组就咨询专家组提出的各类问题以及项目安排中需要多方协调的有关事宜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对各个课题的执行方案的修改完善进行部署,对项目中涉及的课题协调、与国家林草局有害生物普查任务的配合等,均做出了安排。
“主要草原区有害昆虫多样性调查”项目,研究期限为5年(2020-2024年)。参加本项目的共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草原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等23个单位,骨干研究人员123人。项目研究范围将覆盖全国主要草原区,并在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宁夏5省重点草原区建立固定监测试验区,建设由吸虫塔、深土层陷阱收集器等组成的空地一体化草原害虫监测系统。通过对主要草原区有害昆虫多样性调查,采集有害昆虫标本、样品,基于形态特征和DNA条形码对物种进行鉴定,建设草原害虫标本库、样品库和DNA条形码数据库;收集获得主要草原区害虫的物种组成、发生规律和危害状态等基础数据,构建草原害虫整合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评估我国主要草原区害虫发生现状,完成评估报告。通过对我国主要草原区进行全面系统的野外考察,采集、收集草原有害昆虫标本10万号,完成主要草原区有害昆虫物种800种以上的准确鉴定,收集和保存有害昆虫组织样品与遗传材料1万号,获取500种草原重要害虫的DNA条形码5000条,建立主要草原区有害昆虫标本库、样品库、物种资源数据库以及重要害虫类群的DNA条形码数据库,构建主要草原区有害昆虫多样性信息共享平台,培养博士和硕士生30-40名,完成《中国主要草原区有害昆虫图鉴》编研。
会议现场
专家讨论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