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果智能标本(样本)柜入选2025中关村论坛常设展陈
作为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顶级盛会,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网信办、全国妇联等部门支持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等国际组织也给予了大力协助。
在2025中关村论坛常设展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交的智能标本(样本)柜作为中国科学院近40项重大科技项目和成果之一参加展陈(图1)。面向生物与医药领域的相关标本(样本)管理、溯源、原色3D图像获取等集成方案在世界范围内的缺失,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白明团队牵头开发的世界首个智能标本(样本)柜,实现自动化存取、高质量保藏、原色高清3D信息智能获取、分类和记录标本(样本)信息等功能,可以确保用户轻松地调取标本(样本)实物和使用3D图像。该智能标本(样本)柜是是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下一代标本(样本)保蔵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标本(样本)保蔵的升级换代,更好支撑生物、医学、海关、公安、农业、林草、卫生、地矿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5大板块、128场活动,部分成果在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出。中关村论坛已成功举办16届,累计开展平行论坛和配套活动上千场,数十万名国内外嘉宾参与,成为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重要平台。
人工智能加速迭代,一方面开始成为全民触手可及的生活工具,更重要的是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催生科研和产业各类场景的深度变革。始于下一代昆虫分类学的场景驱动,智能标本(样本)柜是AI技术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的产物和重要变量,未来也将深入融入我国科研发展赋能、行业场景嬗变,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
图1 2025中关村论坛常设展基础研究版块智能标本(样本)柜的实景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