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苗一非 |
---|---|
学 科: | 再生医学 |
电话/传真: | / |
电子邮件: | Yifei.Miao@ioz.ac.cn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3号 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 100101 |
更多信息: | 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HOPE装置) |
简历介绍:
苗一非博士,HOPE装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八年制专业,获病理生理学博士学位。之后于美国休斯顿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希望之城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先后加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辛辛那提儿童医院以讲师、助理教授身份进行干细胞以及类器官研究工作。期间领导并参与多项政府与企业资助的科研项目。2025年1月全职加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参与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HOPE)建设,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多种细胞和类器官模型,进行血管以及心肺系统的生理病生理体外模拟和疾病机制的探索。参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自主部署项目(2024IOZ010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含共同)在 Circulation,Cell Stem Cell,Circulation Research,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和ATVB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长期担任Circulation Research,ATVB,Communication Biology,Life Science,Metab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等期刊独立审稿人,Cell Proliferation杂志青年编委。
研究领域:
类器官 (Organoids) 作为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突破性技术,能够高度模拟人体器官的三维结构、细胞组成及生理功能,为疾病建模、药物筛选和再生医学提供了革命性的研究工具。然而,类器官的研发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调控微环境以促进类器官的功能成熟,如何实现多种细胞类型的精准空间排布以模拟复杂的组织结构,以及如何实现高通量、标准化的生产以满足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遵循人体器官发育的基本原理,将人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能够精确模拟人体组织特异性血管间充质体的生理微环境,如血管化心、肺、肝脏、脑、肠道等类器官模型。并最终结合器官芯片以及3D生物打印技术,系统解析并重构多种复杂的器官三维结构与生理病生理功能,从而有针对性地、系统地搭建人体病理生理体外模拟系统,为器官再生提供基础,并为新治疗策略的探索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社会任职:
获奖及荣誉: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代表论著: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共同)
写给考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