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丁 玎 |
---|---|
学 科: | 生态基因组学 |
电话/传真: | +86-10-64807217 / |
电子邮件: | dingding@ioz.ac.cn |
通讯地址: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100101 |
更多信息: | 生态基因组学及适应性研究组 |
简历介绍:
教育经历
2014 - 2019 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业:基因组学
2011 - 2014 硕士,山东大学,专业:动物学
2007 - 2011 本科,山西农业大学,专业:生物信息学
工作经历
2019 -2025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5至今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领域:
害虫的生物防治:害虫对极端环境适应机制解析、生防真菌(绿僵菌、白僵菌)与宿主和环境微生物的多级互作网络构建、效应分子挖掘、菌株遗传改良、生防菌孢子发酵工艺探索和优化、生防菌剂应用技术开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ure Communications、eLife、PNAS和Microbiome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获得授权专利一件。主持基金委、科学院、科技部等项目5项。先后获得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资助。
社会任职:
获奖及荣誉: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西藏飞蝗对低氧和高温联合胁迫的响应和适应机制,2025-01 至 2028-12,主持
(2)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 2023-01 至 2026-12,主持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蝗虫成灾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2022-09至2026-12,子课题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低氧诱导因子(Hif)对飞蝗飞行过程中代谢稳态调控的机制研究,2021-01 至 2023-12,主持
(5)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项目,20119-12 至 2021-11,主持
代表论著:
1、Li J,Li J,Cao L,Chen Q,Ding D*,Kang L*. An iron-binding protein of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suppresses the proliferation of host symbiotic bacteria. Microbiome. 2024 Oct 15;12(1):202. 共同通讯作者
2、Ding D,Zhang J,Du B,Wang X,Hou L,Guo S,Chen B,Kang L. Non-canonical function of an Hif-1α splice variant contributes to the sustained flight of locusts. Elife. 2022 Aug 30;11:e74554. 第一作者
3、Du B#,Ding D#,Ma C,Guo W*,Kang L*. Locust density shapes energy metabolism and oxidative stress resulting in divergence of flight trai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22. Jan 4;119(1):e2115753118.共同第一作者
4、Ding D#,Liu G#,Hou L,Gui W,Chen B,Kang L. Genetic variation in PTPN1 contributes to metabolic adaptation to high-altitude hypoxia in Tibetan migratory locus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Nov 26;9(1):4991. 共同第一作者
5、Hou L,Guo S,Ding D,Du B,Wang X. Neuroendocrinal and molecular basis of flight performance in locusts. Cell Mol Life Sci. 2022 May 30;79(6):325.
6、Hou L,Li B,Ding D,Kang L,Wang X. CREB-B acts as a key mediator of NPF/NO pathway involved in phase-related locomotor plasticity in locusts. PLoS Genet. 2019 May 31;15(5):e1008176.
写给考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