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当前,保护野生动物的群众基础不断壮大,保护呼声高涨。在人们的一般理解中,“野生动物”即“不是家养动物”。但在实践中,“野”、“非野”、“野生动物”及“野...
2020年5月5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刘光慧研究组与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题为“A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landscape of primate arterial aging”的研究...
4月20日,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主办的微生物生态学著名期刊《ISME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科院生物互作卓越创新中心、扬州大学、中科院微生物所、以及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的研究论...
4月11日,中国科学院旗舰期刊 《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段恩奎团队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国计量科学院等合作者的研究论文“Development ...
增龄伴随的多器官渐进性功能衰退,是一系列衰老相关重大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的关键诱因。细胞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组织器官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导致各组织器官在衰老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
日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和曲静研究组与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及美国索尔克(Salk)研究所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研究组等研究团队合作,在Cel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Single-Cell Transcriptomi...
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国家濒科委)办公室基于履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的实践经验,查阅大量文献,梳理和比较了《名录》从发布年代到近年间,...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灵长类生态学研究组与德国灵长类研究中心等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利用比较基因组、种群基因组及其细胞学功能实验,揭示了乌叶猴属中的石山叶猴种组物种适应喀斯特特殊生境的遗传机制,发...
随着斑马鱼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Howe et al. 2013)和CRISPR/Cas9等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成熟(Chang et al. 2013; Hwang et al. 2013),规模化靶向构建基因敲除突变体库,系统开展“从基因型到表型”的斑马鱼反向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