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研究所两项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1月13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共评选出8个知识创新类和2个技术创新类项目成果。自2015年起,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工作已连续开展6个年度,旨在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
此次,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研究成果“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4-乙烯基苯甲醚是蝗虫的群聚信息素“和刘光慧研究员团队合作项目成果“器官衰老的机制及调控”入选。
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4-乙烯基苯甲醚是蝗虫的群聚信息素
蝗灾对农业、经济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鉴定到一种由群居型蝗虫特异性挥发的气味分子4-乙烯基苯甲醚(4VA),并从化学分析、行为验证、神经电生理记录、嗅觉受体鉴定、基因敲除、野外验证等多个层面证明4VA是飞蝗群聚信息素。实验室合成的低剂量4VA能够吸引到大量野生蝗虫种群。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蝗虫群聚成灾的奥秘,还被认为是昆虫学和化学生态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对世界蝗灾的控制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提出的基于昆虫化学感受操控的4种防治策略被认为是未来害虫绿色防控的新方向。《自然》杂志(Nature)配发编者按和专门评述文章,F1000 Prime评价推荐系统给予最高推荐,世界主要媒体都争相报道了这一重大发现。
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2020,584:584-588)。
飞蝗群居型与散居型蝗蝻(幼虫)
器官衰老的机制及调控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重大战略举措,而科学研究衰老是应对老龄化的重要基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组及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合作,系统解析了灵长类动物重要器官衰老的标记物和调控靶标;揭示了老年个体易感新冠病毒的分子机制;在系统生物学水平阐明热量限制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炎症通路延缓衰老的新机制;发现基于核心节律蛋白过表达的基因治疗可缓解增龄性小鼠骨关节变性并促进关节软骨再生。这些研究成果加深了人们对器官衰老机制的理解,为建立衰老及相关疾病的早期预警和科学应对策略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Cell,2020,180:585-600;Cell,2020,180:984-1001)和《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2020,10:1-18)等杂志。
系统解析灵长类动物器官衰老的标记物和调控靶标
2023年12月28-29日,为更好地营造研究所活泼开放、交叉融合的学术氛围,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切实推动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落实落地,动物研究所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2023年度学术年会暨建所95周年主题报告...